一、大賣紛紛接入DeepSeek
自2022年ChatGPT引爆AI熱潮以來,智能電商迅速崛起為跨境領域的新風口,隨著中國AI新銳DeepSeek的強勢入局,這一趨勢正邁向新的高峰。
事實上,DeepSeek(深度求索)是一家成立于2023年的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專注于開發低成本、高性能的大語言模型(LLM)及相關技術。2025年春節期間,DeepSeek靠著其核心產品R1,一飛沖天成為蘋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 Store全球下載榜首。
DeepSeek-R1流量爆發 圖源:華爾街見聞
而中國AI技術的大火也改變了跨境市場的格局,在DeepSeek詞條沖上微博熱搜的同時,多家跨境大賣也開始擁抱這一AI新星。
消息顯示,深圳跨境大賣道通科技是首批用DeepSeek做跨境的大賣,目前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和本地化部署。除此之外,時裝大賣賽維時代、全品類大賣華凱易佰也在嘗試運用DeepSeek服務于文案寫作、編程、客服等崗位。
道通科技完成DeepSeek全面接入 圖源:證券時報網
跨境大賣紛紛選擇接入DeepSeek,這一趨勢其實不難理解。作為AI領域的一匹黑馬,DeepSeek不僅擁有先進的技術,其價格也較市面上其他AI產品更具競爭力,自然成為眾多賣家的首選。
二、AI電商浪潮洶涌
事實上,早在DeepKeep誕生之前,AI就已經成為賣家高效出海的一大利器。
2023年,義烏小商品市場退出全球首個商品貿易領域大語言模式,并上線了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平臺,當時義烏老板娘孫麗娟就成為第一批嘗鮮者。她利用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平臺,快速生成了多國語言的視頻和產品詳情頁,極大地拓寬了銷售渠道,一位來自墨西哥的商客看到她的西班牙語視頻之后,還特意飛來義烏找孫麗娟進貨。
墨西哥老板來找孫麗娟下單 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除了個體賣家和跨境企業,許多知名電商平臺也在積極擁抱AI技術,如在美國市場全面上線“Rufus”AI購物助手的亞馬遜;去年年底上線生成式AI工具“Bullseye Gift Finder”的Target;開發出專有AI平臺系統Wallaby的沃爾瑪等等。
也不怪大家對AI技術趨之若鶩,實在是“AI+電商”模式省事省力,給賣家免無不少麻煩。
以DeepSeek為例,提高運營效率是DeepSeek的拿手好戲,其不僅能24小時在線回復來自不同消費者的問題,同時還能處理海量數據,預測市場變化趨勢,給出合理的選品意見、物流方案、庫存管理辦法。數據顯示,跨境電商企業接入DeepSeek后,客服響應時間可縮短82%,人工客服成本也能降低47%。
DeepSeek能促使跨境企業降本增效 圖源:蘇州跨境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2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曾明確提出,要通過「人工智能+消費」打造新產品、新場景和新熱點,重點支持電商領域的技術應用。可以想象,隨著政策支持的不斷加碼以及AI技術的日益成熟,未來“AI+電商”的融合將更加深入,為行業帶來更多創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