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亞洲品牌500強榜單出爐
“二十年前,人們難以想象俄羅斯消費者能直接從中國小城購買商品,或菲律賓居民能輕松網購阿根廷的產品。正是互聯網消除了地理隔閡,讓全球貿易觸手可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曾這樣描述互聯網對商業的變革。
如今,隨著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互聯網已徹底重塑國際貿易格局,推動世界經濟深度融合。而跨境電商作為全球化的關鍵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重新定義商業邊界,同時賦能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在此背景下,國內一批跨境電商企業爭相冒頭,迅速占領全球市場。
近日,在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編制的2025年度亞洲品牌500強中,京東、阿里巴巴、拼多多、Shein等跨境電商標桿品牌紛紛嶄露頭角,成為中國(含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209家上榜企業中的一員。
中國209家企業上榜 圖源:GYBrand
具體來說,GYBrand的這份榜單中,亞洲共有16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家企業入選,其中中、日、韓就占據八成名額,合計404家企業入選。
按行業劃分,中國跨境電商及相關產業鏈企業表現亮眼,京東(第20名)領跑零售板塊,阿里巴巴(第22名)、拼多多(第33名)、Shein(第105名)也取得不錯的位次。而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則排在第二,不過該公司所屬行業是互聯網/社媒。
與此同時,中國郵政(第106名)、中遠海控(第151名)等國際物流服務商,以及長榮海運(第394名)等跨境運輸主力軍均榜上有名。
多家跨境電商企業榜上有名 圖源:GYBrand
對此,GYBrand表示,榜單主要展示亞洲各行業龍頭企業品牌建設的最新成果,排名依據不僅僅是簡單按照各大企業的市值或營收規模,還結合了他們的財務業績、品牌強度、品牌貢獻、可持續性等多個維度。
不過,若僅僅聚焦跨境電商領域,“出海四小龍”格局更為清晰——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賣通、拼多多海外分支Temu、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以及快時尚平臺Shein,這四大平臺憑借高效的供應鏈、精準的數據化運營和創新的商業模式,站到了世界舞臺的正中心。
速賣通韓國地鐵廣告 圖源:koit.co.kr
二、低價鋪貨轉向品牌出海
作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中國正以”走出去”戰略為指引,持續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在此前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發布會上,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公開了一則數據:2024年全年我國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規模再創新高。
去年我國進出口總值超43萬億元 圖源:人民日報
其中,跨境電商作為外貿增長新引擎,展現出了強大的動能作用。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新業態全球進出口達到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高出外貿整體增速5.8個百分點,對比2020年跨境電商新業態規模高出了1萬億元,進步巨大。
不過,增長背后也暗藏危機,隨著全球電商格局深度調整,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迎來“冰火兩重天”,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全球低價紅利消退,市場競爭焦點正從低價廝殺轉向價值比拼。
繼2024年東南亞多個市場相繼取消小包裹免稅優惠之后,今年5月1日,美國海外與邊境保護局(CBP)也發布公告,宣布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的商品將不再適用《美國法典》規定的關稅及部分稅費的豁免政策。隨后,英國、歐盟、日本等多個市場也相繼亮起紅燈,考慮取消低價商品免稅優惠。
賣家告別低價商品免稅時代 圖源:morganlewis
成本結構的根本性改變,使得傳統低價策略難以為繼。這場全球貿易的規則重構,也倒逼中國跨境電商快速升級——從“價格輸出”轉向“價值輸出”,在聲勢浩大的變革浪潮中構建起自己的品牌護城河。
安克充電寶、大疆無人機、影石運動相機、泡泡碼特Labubu潮玩……經海關總署統計,過去一年,中國自主品牌加速出海,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到21.8%,國貨潮牌的身影逐漸出現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
外國人排隊購買Labubu圖源:央視新聞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電商市場的不斷變化,以及行業競爭的持續升級,相信會有更多中國企業將完成從“卷低價”到“優價值”的跨越,為全球貿易注入中國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