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了!特朗普:25%關稅改成250%!威脅盟友對中國下手
在給予為期一個月的關稅豁免寬限期僅一天后,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又突然宣稱將對加拿大木材和乳制品征收新關稅,其中或對乳制品征收250%的關稅。
據路透社獲取白宮行政命令草案顯示,美國不僅計劃對中國建造或懸掛中國旗船只停靠美國港口收費,并敦促盟友采取類似行動,否則將面臨報復。
對木材和乳制品征收250%的關稅
3月4日,美國正式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征收25%的關稅。然而,僅隔兩日,即3月6日,特朗普宣布,對符合《美加墨貿易協定》(USMCA)的商品將給予一個月的關稅豁免,這一決定一度讓加拿大人感到稍許寬慰。
然而,局勢在北京時間3月8日(美國當地時間3月7日)再次發生突變,在給予加拿大為期一個月的關稅寬限期僅一天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將最早于7日當天對加拿大木材和乳制品征收新的關稅,其中或對乳制品征收250%的對等關稅。
特朗普當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講話時表示,“多年來,加拿大一直在木材和乳制品方面剝削我們”,并提到加拿大對美國乳制品征收約250%的關稅,對木材征收“極高的關稅”。
特朗普稱,美國將對等征收相同額度的關稅,可能最早于7日開始執行,也可能等到10日或11日執行。
特朗普在講話中強調:“多年來,加拿大一直在木材和乳制品上剝削我們,我們最早可能在今天就采取行動,或者會等到周一或周二。我們將收取同樣的費用。這不公平,這從來都不是公平的,他們對待我們的農民很糟糕。”同時,他還為自己的關稅政策在短期內的頻繁變動進行了辯解,稱“總會有一些修改”,“如果你面前有一堵墻,有時你必須繞過墻而不是穿過它”。
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政策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多次波折,從正式征收關稅到部分豁免,再到對特定商品威脅加征高額關稅,一系列變化反映了當前國際貿易關系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慫恿威脅盟友,對中國船舶下手
據路透社報道,據其獲取美國白宮一份行政命令草案顯示,美國不僅計劃對任何包含中國建造或懸掛中國國旗的船只停靠美國港口收取費用,并將敦促盟友采取類似行動,否則將面臨報復。
據路透社星期四報道,其審閱了該行政命令草案,該草案于2月27日發布,目標是重振美國本土造船業,削弱中國對全球航運業的影響力。該行政命令草案建議對進入美國港口的船舶征收費用,“只要該船舶是在中國建造或有懸掛中國國旗船舶的船隊。”草案還呼吁盟友和伙伴合作,采取類似行動,否則將面臨被報復的風險。
具體來說,該行政命令草案建議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船舶運營商、擁有中國制造船舶的運營商以及訂購中國船舶的運營商分別征收不同額度的費用。其中:
對中國船舶運營商每次進入美國港口時收費最高可達100萬美元;對擁有中國制造船舶的運營商,根據船隊中中國制造船舶的比例,每次進入美國港口收費最高可達150萬美元;對訂購中國船舶的運營商,根據從中國船廠訂購船舶的比例,每次進入美國港口收費最高可達100萬美元。同時,使用美國建造船舶進行運輸的運營商將獲得一定費用減免。
該行政命令草案源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上個月提出的一項提議。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草案并未包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原提議中的該項具體措辭:即當中國建造的船舶占運營、計劃交付或訂購船舶總數的25%或更多時,將對相關船隊征收港口費。此外,草案也未對這些費用給出具體的美元價值評估,以及費用的計算方式。
若該計劃得以實施,可能會對中遠海運、瑞士地中海航運、丹麥馬士基航運、中國臺灣長榮海運等大型集裝箱運輸公司,以及那些運輸散雜貨、燃料和汽車的船舶運營商造成重大成本負擔。MSC(地中海航運)的首席執行官索倫·托夫特本周早些時候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運輸公司,他們可能會減少訪問美國港口的次數,以此限制受新費用的影響。
此外,該草案還呼吁美國官員與盟友和伙伴合作,采取類似行動,以共同應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的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據《華爾街日報》審查過的一份行政命令顯示,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計劃采取18項行動,包括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制造船舶征收費用、起重機征收關稅和其他費用,并設立船務辦公室。
然而,這一消息卻招致了大量批評,許多分析認為,該項政策可能導致全球航運成本大幅上漲,最終將壓力轉嫁到企業和消費者身上。同時,美國本土的造船廠似乎也沒有足夠的技術和人力來接替中國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
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稱,中國造船廠每年生產的商船貨運量占全球總量的50%以上,而1999年這一比例僅為5%。相比之下,美國造船業目前僅占行業產出的一小部分。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