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南人癡迷直播購物
直播帶貨這股風在越南算是徹底刮起來了。
根據Nielsen IQ Vietnam的一項調查,越南消費者每周平均花費多達13個小時觀看直播銷售,這推動越南電商市場快速發展,目前越南消費者網上購物排名躋身全球第11位。
越南網購金額位居全球第11名 圖源:Vietnam+
事實上,直播帶貨極大改變了越南消費者的在線購物體驗,其中最受歡迎的三大直播購物平臺是Facebook、Shopee和TikTok,每月有超過50000名賣家舉辦約250萬場直播銷售活動。在前五大電商平臺中,月均銷售額達到25.3萬億越南盾(約合10億美元)。
比如在今年黑五期間,僅在TikTok Shop平臺上,就有超過900場直播,帶有#OnlineFriday和#TuHaoHangViet標簽的內容的總瀏覽量高達18億次。在今年越南6.6直播大促中,帶貨主播武河玲在4個小時內創下單場400萬美金銷售額的新紀錄,可見當地消費者直播購物熱情頗高。
武河玲6.6直播帶貨 圖源:TikTok
直播電商行業之所以蓬勃發展,與當下消費者購物趨勢有關。由于直播帶貨具有娛樂屬性,購物和娛樂之間可以無縫銜接,消費者能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業內普遍認為,直播購物是未來幾年在線購物平臺的一個突出趨勢。
研究進一步指出,到2026年初,直播電商銷售額占比有望達到電商總銷售額的20%以上。伴隨著各大電商平臺繼續加碼直播帶貨,這一市場的發展態勢只會更猛。
2、風險逐步逼近
不得不說的是,越南直播電商市場發展雖然強勁,但火熱的地方總是人頭攢動,市場監管也相應升級,這給直播賣家帶來一定挑戰。
在今年6月份,越南財政部副部長NguyenDucChi明確指出,直播帶貨作為一種能帶來高收益的經濟活動,也要嚴格遵守相關稅法要求,依法納稅。對此,越南財政部提出一系列措施來管理直播帶貨、平臺交易等多種電商形式的稅收。
上個月,越南政府又出臺一條新法令,其中明確規定,只有經過驗證的賬戶才能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分享信息,如果用戶使用社交媒體賬號是為了進行直播銷售,那么平臺方必須使用個人身份號碼對賬號進行身份認證。
社媒實名認證 圖源:chinhphu.vn
強實名認證意味著市場將進一步規范直播帶貨行業發展,若是賣家不小心,很可能導致被封號。尤其對于TikTok、Facebook等外國社交平臺來說,賣家實名起來的程序就更加復雜。
除了市場正逐步收緊監管政策外,賣家在使用直播帶貨進行銷售時也越來越難獲利。有位賣家表示,其通過與主播合作銷售產品,每場直播的收入可達數百億越南盾,但利潤并不多。因為他需要向主播支付坑位費和訂單傭金,以及向直播平臺支付一定比例的銷售費用。
品牌折扣大 圖源:VnExpress
“在直播中展示產品的營銷成本太高了,最高可達零售價的50%”。過重的營銷成本不斷侵蝕賣家利潤,這其中還未包含消費者取消訂單、退貨的損失。
可以看到,直播電商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賣家們要想淘金并非易事,尤其在行業監管愈發嚴格的背景下,風險也越大。因此,跨境賣家還需全方位評估自身情況,再制定合適的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