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旺季詐騙激增
一到年末旺季,大家的購物熱情被點燃,忍不住激情下單。但殊不知,在這背后,騙子也跟在后頭伺機而動。
在巴西市場,這種趨勢已經十分顯見。根據監測機構Equifax BoaVista 最新發布的月度欺詐指標,今年10月,巴西電商領域的詐騙事件增長了27.35%,平均每起案件的被騙金額為422.9雷亞爾(約合508.5元),同比增長4.4%。
10月巴西電商詐騙頻發 圖源:ecommercebrasil
從發生渠道來看,移動設備依然是詐騙案的高發區,尤其是帶有谷歌瀏覽器Google Chrome的移動設備,更是詐騙犯下手的首要目標,涉案數量占比為6.36%。
從發生地區來看,大城市是電商詐騙的高發地帶,22.61%的電商詐騙都發生在里約熱內盧、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圣保羅州;相比之下,偏遠地區的電商詐騙發生概率要小得多,阿卡、阿馬帕和羅賴馬的發生率最低,僅為 0.13%,總共發生927起。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顯示,電商詐騙案最容易發生在工作日,尤其是周三和周四,有34.23%的詐騙案都是在這兩天發生;且發生時間大多集中在下午兩點左右。此外,周二也是詐騙高發日,占比17.87%。這主要是因為在這些時間段,合法交易相對較多,電商詐騙不容易被反詐系統識別。
周三四詐騙案高發 圖源:ecommercebrasil
不過,總體來看,隨著消費者安全意識逐漸增強,反詐系統持續升級,這類詐騙事件的發生概率還是有所下降。Equifax數據顯示,2022年巴西電商詐騙事件在所有電商交易中的占比為5.77%,到了2023年,這一比例則下降至4.09%。
?二、市場增長,詐騙增生
事實上,不只是在巴西市場,在全球任何一個電商發展成熟或是處于快速增長時期的市場上,電商詐騙都可以說是一大頑疾。
比如在越南,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賣家,都深受電商詐騙的騷擾。根據越南信息通信部發布的統計數據,僅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期間,越南就發生了近1.25萬起網絡詐騙事件,其中通過假冒銀行網站、電商平臺進行詐騙的案件數量占比最大。
在政府提醒用戶警惕的20個詐騙網站中,有11個是假冒亞馬遜、TikTok Shop、Shopee等電商平臺的山寨網站。
部分假冒網站 圖源:vietnamnet.vn
此外,恐嚇式電商詐騙也是一種常見的詐騙手段,騙子通過捏造被害者的“犯罪事實”,要求其打款平息,以此獲得非法利益,等被害者反應過來時,錢都被騙子卷走了。馬來西亞一位年輕賣家就曾遭遇過這樣一場電商詐騙,直接損失10萬多令吉(約合16.2萬元)。
在消費端,一些針對消費者實施的詐騙事件同樣層出不窮。今年4月,越南警方搗毀一個專門在電商平臺出售廉價“正品”手機的犯罪團伙。這些人以遠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吸引買家,然后交付假冒產品,一旦他們收到貨款,就會拉黑買家,讓買家售后無門。
越南搗毀一售假團伙 圖源:Baomoi
可以說,在任何一個發展趨勢向好的市場上,電商詐騙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市場一邊在增長,各種欺詐行為也在肆意增生。對賣家或者消費者來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必然要經歷長久的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