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質不齊被重罰
想必做到美線業務的貨代們都知道,美國對于貨代的資質要求、合約價格的備案要求等都非常嚴格。一旦被查到不符合要求,巨額罰單就下來了,許多貨代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不過市場那么大,總有人踩中雷區。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最近發布了一則處罰公告,公告顯示,一家名為Double Ace Cargo Inc.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NVOCC無船承運人) 因承接業務時貨代資質不齊,被罰款16.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0萬元)。
處罰公告 圖源:FMC
至于被罰的具體原因,FMC指出Double Ace既沒有獲得NVOCC許可,也沒有拿到Bonds,更沒有在FMC報備運價,可以說完全不符合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關于貨代的資質要求,被罰自然是板上釘釘的事。
為了不影響現有業務開展,Double Ace已與FMC達成和解協議,同意支付16.5萬美元的民事罰款,并同意接受對其業務行為的獨立監督。
實際上,Double Ace早在2023年6月就支付過11.5萬美元的民事罰款,以解決其代表未經許可的無船承運人、沒有保證金且未公布關稅的實體運輸貨物的指控;之后又在2024年初支付5萬美元民事罰款,除了支付罰款外,Double Ace還同意接受并支付獨立監察員的費用。
公共承運人要求 圖源:46USC
一個小小的失誤,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給貨代行業敲響了警鐘,務必要按照各個市場的法規合法經營,這樣生意才能做得更加穩妥。
2、僥幸心理不可有
說實話,貨物跨境流通這一過程中,從商品的裝載運輸到報關申報,再到境外倉儲,每一個環節都會受到嚴格的監管與審查。但很多貨代“出事”并不是因為不小心,而是抱有僥幸心理“有意為之”,一件又一件違規事件浮出水面。
2023年3月,歐洲知名物流企業Broekman Logistics位于荷蘭芬洛的分公司被曝出違規存放電池類商品,然而過了5個月該公司仍未做出任何實質性改善,隨即被處以25萬歐元的罰款。
發出罰款警告 圖源:omroepvenlo
到了去年4月份,該公司又被罰款2.5萬歐元,勞工監察局和北林堡安全區還分別處以10萬歐元和8.5萬歐元的罰款,罰款總額高達46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61萬),此外環境局還警告要追加50萬歐元的罰款。
被罰款46萬歐元 圖源:L1 Nieuws
客觀來講,這個公司收到一份又一份天價罰單也是不冤的,其未經許可儲存電池和蓄電池、未經授權臨時儲存危險物質以及進行未包含許可范圍內的工作,危險化學品也沒有正確分開存放,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可能發生起火或爆炸事故。
除了這種違規存放貨物的情況外,還有貨代瞞報,比如將危貨鋰電池謊報為普貨;使用跑水賬號被查,導致大量涉嫌違規的貨物被扣押等,可見貨代行業急需合規化發展。
不過好在目前市場監管越來越嚴格,未來貨代行業將迎來一輪大洗牌,那些不合規的操作將被驅逐出局。對于從業者來說,合規經營不僅是生存之本,更是發展之道,還需牢牢按規章制度辦事,提升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