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商詐騙泛濫
這幾年,全球電商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無數賣家積極涌入。然而在這股熱潮背后,電商詐騙也在逐漸抬頭。
根據越南信息通信部信息安全司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僅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期間,越南就發生了近1.25萬起網絡詐騙事件,其中通過假冒銀行網站、電商平臺進行詐騙的案件數量占比最大。
在政府提醒網民警惕的20個詐騙網站中,就有11個是假冒亞馬遜、Lazada、Shopee等電商平臺的山寨網站。亞馬遜越南站也在近日發表聲明稱,已經收到多起冒充亞馬遜及亞馬遜員工的詐騙舉報。
部分假冒網站 圖源:vietnamnet.vn
具體來說,最近最為猖獗的一種電商騙局是誘導用戶到假冒網站開設賬戶和代理店。例如:用戶對騙子信息感興趣,聯系上了所謂“導師”,就可立即獲得2萬越南盾獎勵;如果用戶成功注冊開店,將獲得價值3萬越南盾的手機刮刮卡;在成功開店后,店鋪賣出第一筆訂單又將獲得20萬越南盾獎勵;但所有這些獎勵都存在假冒網站上。
層層引誘騙局 圖源:thoibaonganhang
在“低投入高回報”的層層引誘下,用戶很有可能越陷越深,甚至拉上親友幫忙,等反應過來時,錢已經全部被騙子卷走了。
為此,越南電商和數字經濟司特意發出提醒,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在進行交易前,一定要仔細檢查、驗證對方信息,確認所涉網站服務的真實性,不隨意點擊陌生鏈接、下載不明應用程序等。
二、騙局花樣百出
事實上,詐騙在電商領域并不少見,而且隨著電商行業持續發展,騙子的手法也變得越來越復雜,讓不少賣家都防不勝防。
比如前不久,馬來西亞一位年輕賣家就遭遇了一起電商詐騙,直接損失10萬多令吉(約合16.2萬元)。據了解,這位賣家最初是接到一個自稱是電商平臺員工打來的電話,對方表示該賣家在平臺上出售了未經衛生部認證的化妝品,現在平臺已經報警。
賣家被詐騙 圖源:the star
接著,這位賣家又收到幾名假警察的電話,在電話中,這些人謊稱該賣家因洗錢和涉毒而被通緝。驚恐加慌亂之下,賣家立刻提供了自己的個人信息,甚至把自己的珠寶拿去典當,直到騙子要求額外付款時,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除了賣家,一些電商詐騙還發生在消費者身上。今年4月,越南警方搗毀一個專門在電商平臺出售廉價“正品”手機的犯罪團伙。這些人以遠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吸引買家,然后交付假冒產品,待買家收到后,他們再以各種方式說服買家確認收貨并付款。一旦他們收到貨款,就會拉黑買家,讓買家售后無門。
越南搗毀一售假團伙 圖源:Baomoi
可以說,在電商圈里,無論是針對賣家還是買家,各類騙局都層出不窮。為了不讓錢包遭罪,大家還是小心為上,凡是涉及交易、轉賬的事情,多留個心眼,以免落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