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8 月 29 日,美國針對價值低于 800 美元小包裹的免稅政策正式畫上句號,這一延續多年的 “小額豁免” 制度取消后,全球進口包裹無論價值、國別、運輸方式,均需繳納常規稅稅率。這一政策調整最初劍指 SHEIN、Temu 等中國電商,后擴大至所有國家,中國跨境電商行業面臨重大挑戰。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數據顯示,自 2016 年美國將小額免稅最低額度從 200 美元提升至 800 美元后,申請小額包裹關稅豁免的包裹數量激增,從 2015 財年的 1.39 億件躍升至 2024 財年的 13.6 億件,增長近 10 倍。這一政策曾極大促進全球跨境電商發展,尤其為中國中小賣家開拓美國市場提供便利。大量中國跨境小包,涵蓋 3C、服飾鞋包、日用百貨、小家電等品類,借助該政策高效進入美國市場。據統計,2024 年美國處理的超 13 億件最低限度貨物中,大部分源自中國跨境電商平臺。
此次政策調整,CBP 設置了六個月的過渡期。在此期間,郵政承運商可依包裹原產國,選擇為每個包裹繳納 80 至 200 美元固定稅費。外國郵政機構可選擇按包裹內容價值征收和處理關稅,也可按特朗普政府針對原產國商品實施的 “對等” 關稅稅率收取固定稅款。CBP 發布的指導文件顯示,對于英國、歐盟等關稅率低于 16% 的國家,包裹固定稅費 80 美元;印度尼西亞、越南等關稅率在 16% 至 25% 之間的國家,固定稅費 160 美元;巴西、印度、加拿大以及中國等關稅率超 25% 的國家,固定稅費高達 200 美元。至 2026 年 2 月 28 日,各國郵政機構須全面轉向按包裹價值征收 “從價稅”。
白宮行政命令顯示,美國對中國小包裹征收的關稅,歷經多次調整,從 120% 降至 54%,又降至當前 30%。此次政策調整后,中國產品每件暫繳 200 美元固定關稅(在固定稅費模式下),無疑大幅增加了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美國的成本。以客單價 50 美元的商品為例,若按從價法需繳 15 美元關稅,若原本毛利率 30%(利潤 15 美元),關稅將吞噬全部利潤;客單價 200 美元的商品,關稅 60 美元,若毛利率 20%(利潤 40 美元),則直接轉為虧損 20 美元。即便選擇特定關稅法(過渡期內),中國賣家每件商品也需繳納 200 美元固定關稅,對于低客單價商品而言,成本壓力巨大,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
美國零售分析師指出,“小額豁免” 結束,很可能推動電商公司銷售的眾多商品價格上漲。這不僅影響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利潤,還可能削弱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沖擊依賴中國商品的美國消費者,尤其是習慣通過跨境電商購買高性價比商品的群體。同時,政策調整對物流商也提出新挑戰,需重新規劃物流線路、調整運營模式,以適應新的海關申報與稅費繳納要求。
面對這一政策變化,中國跨境電商企業需積極調整策略。一方面,部分企業可能會選擇提高產品價格,將部分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這需謹慎權衡價格上漲對銷量的影響。另一方面,企業可加強供應鏈優化,降低采購、生產、運輸等環節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以緩解關稅增加帶來的成本壓力。此外,布局海外倉、加強本地化運營也是方向之一,通過提前將貨物存儲在美國本土倉庫,可規避部分關稅風險,縮短配送時間,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此次美國終止低價值包裹免關稅政策,是全球跨境電商政策環境變化的縮影。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規模迅速擴張,各國對跨境電商監管與稅收政策不斷調整完善。此前,歐盟、泰國、越南、新加坡等地區和國家已密集調整低價值進口商品監管和稅收政策。中國跨境電商企業需密切關注全球政策動態,提升合規意識,積極適應政策變化,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產品附加值等方式,增強自身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在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環境中尋得新的發展機遇。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