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股獲批上市
香港聯交所披露大廳的電子屏上,寧德時代的名字不停閃爍,這家來自福建的電池巨頭,正成為香港資本市場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有消息顯示,近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已通過港股聆訊,獲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寧德時代獲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圖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業內人士透露稱,寧德時代赴港第二次上市計劃集資最少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6億元),摩根士丹利更是預測其集資額可達68億至77億美元,相當于最多600億港元。
如果以上集資金額數據為真,那么這將是繼2021年快手(01024)上市以來,香港最大規模的IPO案例,甚至有可能成為今年全球最大的IPO案例之一。
回顧寧德時代的港股闖關歷程,可以用“兵貴神速”四個字來形容。
今年2月11日,寧德時代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次月25日,該公司便成功獲中國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核準發行不超2.2億股H股;3月26日晚,證監會官網又悄然發布《關于核準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的批復》;從備案通過到聆訊通過,寧德時代更是只花了25天就成功通關,刷新紀錄,速度驚人。
奇葩的上市速度也讓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感慨,寧德時代港股IPO“是近年來最特殊的上市案例。”
3月25日獲得備案通知書 圖源:寧德時代
事實上,寧德時代之所以能快速獲批,與2024年4月證監會發布的《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息息相關,該政策明確提出“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而寧德時代作為國內鋰電池行業的領軍者,又是A股新能源賽道的龍頭,自然能一路綠燈,順利叩響港交所大門。
二、寧德時代的野望
一般來說,企業上市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融資,但從寧德時代的業績來看,這家鋰電池巨頭似乎并不缺錢。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寧德時代全年凈利潤首次邁過500億元的關口,達到507.45億,同比增長15.01%,相當于每日凈賺1.39億。此外,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寧德時代賬上貨幣資金高達2647億元,可以說是“富得流油”。
凈利潤破500億元 圖源:寧德時代
不過,雖然寧德時代不缺錢,卻不是什么錢都不缺,在外幣儲備量上,該公司就存在明顯的短板。
近年來,寧德時代持續加大出海力度,在德國投產14GWh工廠后,又啟動了匈牙利、西班牙等地的幾個建廠項目。其中,匈牙利工廠總投資高達73.7億歐元,西班牙電池廠投資額則為40.38億歐元。
動輒數十億、數百億級別的海外投資,讓寧德時代面臨巨大的外幣現金儲備壓力,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賬上僅有38.58億歐元和67.35億美元的外幣現金儲備,資金缺口明顯。
對此,寧德時代在招股書中也坦言,目前的外匯儲備難以覆蓋歐洲等地持續的巨額投資需求,因此,該公司迫切需要通過H股募資直接獲取歐元、美元等主要外幣現金,為其“2030年海外產能占比超?50%”的目標提供充足的彈藥。
客觀上看,寧德時代擴大海外產能具有現實緊迫性。2022年,美國頒布《通脹削減法案》,要求2024年起電動車電池組件50%在北美生產,2029年提升至100%;自去年以來,歐洲多家大型汽車制造商如寶馬、PSA、雷諾和大眾等,也在談判業務時多次明確提出2027年后電池必須是本土生產這一立場。
美國要求電池組件必須是本土制造 圖源:Galvanic Energy
面對歐美市場日益抬高的貿易壁壘,寧德時代首席戰略官吳凱在內部會議上表示:“我們必須在對手筑起高墻前炸開缺口。”而全球供應鏈重構浪潮下,用本地化產品對沖貿易壁壘就成了必然選擇。
總而言之,寧德時代港股上市背后,是對全球化戰略的堅定推進,更是應對歐美市場本土化政策的關鍵布局。未來,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競爭不僅是技術之爭,更是供應鏈本地化與政策適應能力的較量。寧德時代若能借助此次資本運作,在歐洲、北美市場建立更穩固的生產與回收體系,就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