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入10億
在人們的日常認知中,收納袋這類家居小物件似乎很難與發家致富掛鉤。但總有這樣的神人在意想不到的領域里干出一番大事業,廣東太力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力科技”)便是這樣的存在。
太力科技創始人石正兵于1993年來到廣東中山從事法律相關工作。一次出行中,蛋黃派的充氣包裝給了他靈感,他由此研發出衣服保護袋,沒想到產品受到市場認可。1999年,石正兵創辦太力包裝材料制品廠,2003年成立中山市太力家庭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即太力科技前身,正式開啟在塑料制品業的創業之路。
石正兵 圖源:中山市湖北隨州商會
2007年,是太力科技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公司轉型商超模式,開始逐步探索產品自主研發。憑借著立體壓縮袋等創新產品,太力科技成功打入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知名零售商的供應鏈,實現了從傳統制造商向品牌商的初步轉型。
其實最開始,太力科技只是一家小作坊,創業路走得并不順利,尤其是在2013年到2018年期間,太力科技更是陷入了連續六年虧損的困境,最慘的一年虧損高達5000多萬元。彼時,石正兵或許也沒想到,這個曾經讓他們虧到哭的小作坊雄起了,2024年,公司的營業收入高達10.2億元,同比大漲22.07%。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太力科技主營的都是日常隨處可見的小商品,它可是上過太空的品牌,實力相當硬核。作為中國航天產品研制企業,太力產品伴隨航天員25次遨游太空,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重點協作單位。在太力科技網站首頁,這一介紹甚至放在“新型復合材料和健康生活用品制造商”之前。
多次登上太空 圖源:太力科技官網
如今的太力科技,早已經今時不同往日。2025年,太力科技的IPO之旅取得了重要進展,在創業板門口排了兩年隊的它終于又向前邁了一步。公司提交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注冊稿獲得中國證監會同意,創業板IPO狀態已經從“上市委會議”更新為“提交注冊”。這意味著太力科技距離成功IPO僅有一步之遙。
二、精準踩中風口
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到今天這一步,太力科技靠的可不是三腳貓功夫,它的實力不容小覷。當然,這全是它自己的努力換來的成果,也是精準踩中風口的回報。
第一個風口是跨境電商的紅利。
2019年,太力科技開始布局亞馬遜、Lazada等海外電商平臺,憑借“高性價比”策略迅速打開市場。以真空收納袋為例,其產品定價僅為同類國際品牌的60%,但質量與功能毫不遜色。其推出的大容量、抗菌型壓縮袋還獲得了亞馬遜的“Best Seller”和“Amazon’s Choice”標簽。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其亞馬遜平臺收入同比增長113.39%,跨境電商業務占比提升至24.22%。
太力亞馬遜店鋪 圖源:亞馬遜
可以說,如今亞馬遜已成為拉動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馬車之一,海外電商業務成為太力科技的第二增長曲線。第二個風口便是直播電商的紅利。2021年,太力科技來到了大主播們的直播間,與李佳琦這樣的頭部主播達成合作,8天內3次登上李佳琦直播間,帶來的銷售GMV總額超700萬元。
雖然跨境電商平臺和直播電商帶飛了太力科技,但它并沒有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在發展電商業務的同時,太力科技始終堅持代工業務和自有品牌業務“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戰略。
在代工業務方面,太力科技為宜家、沃爾瑪、家樂福、網易嚴選等國內外知名零售客戶提供ODM/OEM服務,憑借著卓越的產品品質和高效的生產能力,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贊譽。在自有品牌業務方面,太力科技以“太力”“LEVERLOC”“宜尚”等多個自有品牌為核心,不斷拓展產品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如此一來,公司不僅增加了營收來源,也降低了經營風險。
自有品牌LEVERLOC 圖源:亞馬遜
從虧損小作坊到年入10億的跨境電商大賣家,太力科技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堅持就是勝利”。未來,隨著公司的上市和業務的不斷拓展,太力科技有望在跨境電商領域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