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銷2000萬
在跨境圈內,無數玩家沉浮其中,有人半路遺憾退場,也有人在這里一路狂飆,打拼出了一方天地。
南通喜騰箱包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騰”)便是穩穩扎根于跨境圈的一員,從為國際品牌代工起步,成功轉型為自主品牌,拿下日本亞馬遜行李箱類目Top10,溢價率超200%,年訂單量接近2000萬元,海外收入占比高達90%。其發展歷程堪稱一部精彩的逆襲傳奇。
越發注重產品工藝圖源:喜騰官網
喜騰創立于20世紀90年代,最初作為一家代工廠,專注于為國際品牌生產各類箱包,產品涵蓋拉桿箱、背包、電腦包等,主要出口歐美市場。2019年,公司開始發力電商平臺,從線下參展拓展到線上開店,從早期的亞馬遜到如今的拼多多海外平臺TEMU,不斷拓寬業務范圍。
值得一提的是,喜騰行李箱在亞馬遜日本站點的售價高達1000元,幾乎是同類產品的3倍,盡管如此,喜騰依然長期在“最受歡迎商品” 榜單中占有一席之地,這要歸功于喜騰聯合中科院研發的一個偉大設計——TSA海關鎖。在鎖芯里還加入了剎車輪技術,當行李箱在運輸中劇烈晃動時,輪子會自動鎖定,避免物品散落。
喜騰行李箱圖源:南通日報
這一關鍵技術的橫空出世,讓喜騰在日本市場再上一個臺階,TSA鎖款產品上線首月銷量破萬,復購率達35%,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此外,喜騰與當地設計師合作推出的“和風四季”系列在亞馬遜日本站首發當日上線就售罄;2023年推出的“京都印象”20寸登機箱單月銷售額突破500萬元。
二、品牌化道路
喜騰能擁有今天的一切,離不開當年果斷轉型發展自有品牌的這一明智抉擇。2019年,喜騰砍掉了80%的代工訂單,創始人李盾指出:“代工是給別人做嫁衣,我們要做自己的品牌。”雖然當年營收很難看,但好在后面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在未來的跨境貿易中,沒有品牌完全不能想象”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和喜騰一樣選擇撕下代工廠標簽的賣家不在少數。廈門瑞爾特的轉型軌跡堪稱傳統代工廠突圍的教科書案例。
2021年,瑞爾特邁出了戰略性的一步,啟動自有品牌的構建之路,同時入駐亞馬遜搶奪C端市場。2024年,瑞爾特簽約李雪琴作為首位品牌代言人,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影響力。為了在品牌化道路上走得更長遠,瑞爾特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堪稱大手筆,僅2023年上半年,研發支出就達到4702.6萬元,同比上漲31.02%。
李雪琴為品牌代言人 圖源:瑞爾特品牌官網
與瑞爾特在衛浴行業的轉型類似,華米科技在智能穿戴領域也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轉型之路。華米科技曾以小米代工廠的身份起家,背靠小米這棵大樹,一路發展較為順利。不過,它有更大的野心——在小米代工廠的基礎上,先后推出了不少自主品牌的智能可穿戴設備。
2016年,華米科技正式發售Amazfit赤道系列智能手表,正式走上自主品牌發展道路。這一舉措標志著華米科技從幕后走向臺前,開始以自主品牌的身份參與全球市場競爭。事實證明,華米科技的品牌化路線走對了。到了2018年,華米科技在美國紐交所敲鐘上市,成為國內首家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智能硬件創新公司。
Amazfit產品 圖源:Amazfit亞馬遜官方店鋪
喜騰、瑞爾特、華米科技的崛起之路其實只是眾多中國跨境企業的一個縮影。在跨境電商的浪潮中,中國賣家正逐步擺脫“世界工廠”的單一角色,選擇從幕后走向臺前,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中國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