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規模增長
身處西歐,比利時在電商領域也煥發出勃勃生機。
根據比利時數字貿易聯合會Becom最新發布的數據,2024年,比利時網購支出達到174億歐元,同比增長6.7%。
比利時網購支出達174億歐元 圖源:ecommercenews.eu
具體來看,網購交易數量增長近5%,達到1.79億筆,平均每筆訂單價值為97歐元。與前一年相比,新增交易量約800萬筆。這種增長尤其體現在下半年,開學季、黑五網一和圣誕節日季為網購消費注入了強勁動力。
與此同時,網購人群數量也在持續增長。數據顯示,去年,高達96%的15歲及以上比利時人參與了網上購物。也是在這一年,網購支出在比利時人均消費支出占比中,首次達到四分之一。
從消費品類來看,服裝是比利時人最常購買的產品類別,訂單數量大約3230萬筆;消費金額約為17億歐元。
服裝是最受歡迎的產品類別 圖源:ecommercenews.eu
從購買平臺來看,增長體現在全方位,無論是本土電商還是跨境電商,網購消費規模都得以擴張。這其中,荷蘭電商平臺Bol、荷蘭全渠道零售商Coolblue、亞馬遜、德國電商巨頭Zalando、Shein是比利時前五大網購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這五大平臺,比利時前十大網購平臺大多是跨境電商平臺,這意味著跨境網購在比利時有著非同一般的市場吸引力,賣家著眼比利時業務增長,或許能夠有所收獲。此外,比利時與德國、法國接壤,與英國隔海相望,在跨境物流中也是一大優選中轉地。
二、歐洲中小市場加速擴張
事實上,比利時只是歐洲電商市場的冰山一角,除了英法德意西,還有眾多中小市場正在持續釋放潛力。
比如在中東歐地區,羅馬尼亞作為中東歐第三大電商市場,預計2024年市場收入將達117億歐元,僅次于波蘭和捷克。在羅馬尼亞16-74歲的網民中,有55%左右的用戶參與線上購物,按人口數量計算大約1048萬人。
羅馬尼亞電商規模持續增長 圖源:agerpres.ro
再比如位于西歐地區的荷蘭市場,2024年荷蘭網購支出達到360億歐元,同比增長5%。這其中,超過一半(55%)的荷蘭消費者參與跨境網購,在跨境電商平臺的年度總支出約為44億歐元,同比增長12%。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年中國首次成為荷蘭最受歡迎的跨境網購來源地,有28%的跨境網購訂單都是從中國跨境平臺購買,總支出達4.34億歐元。
中國跨境平臺網購占比最高 圖源:blossomyourcontent.eu
此外,在北歐,芬蘭市場的網購消費力也在逐年增長。據芬蘭海關數據,去年,以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為主導的在線零售商出貨量同比增長了6倍,從2023年的約400萬件增長至2024年前11個月的2500萬件,速度之快可謂驚人。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網購以及跨境網購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占比越來越高,未來這些市場規模也將持續打破記錄。在紅海市場漸覺乏力的賣家,不妨多方了解中小市場,爭取在新的領域打造先發優勢,實現自身業務的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