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自助售賣點是一個沒有工作人員的小商店,人們可以在這里拿東西、付款和離開。我們的銷售機器安裝在中國制造的鋼制外殼中。4年前,我們打算生產這種銷售貨柜時,本想就近生產,或者在底特律這樣的制造中心生產,但找到的美國公司都特別難溝通,所以干脆就去找中國制造商了。
特朗普宣布對所有鋼材進口征收25%的關稅,而且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征20%的關稅。本來從中國進口鋼材就有25%的關稅。我盤算如果從中國訂購鋼材,是不是要繳納70%的關稅?但這些關稅不足以阻止我從中國訂購。
我訂的貨柜價格250美元左右,70%的關稅就是增加175美元,總價425美元。整個貨運通關過程下來,單柜的成本約為825美元。在美國要造這樣的貨柜,我得花1000到1200美元。即便中國商品價格提升幾百美元,我可能依然會從中國訂貨,因為太方便了。
我覺得,中國意識到自己成為全世界的制造商之后,就全心投入,而且打造了完整的基礎設施系統。看看中國已經取得的成就,我完全想不出美國怎么競爭。
柜體需要刷上粉末涂料,外面再包上定制的泡沫,最后裝進定制的箱子里。我把要求發給中國工廠,工廠生產柜體,然后把柜體裝上車送去刷粉末涂料的地方,接下來再運到生產定制包裝箱的地方,最后有人運到港口給我發貨。這些物流都算在價格里面,我只要付錢就行,而不必考慮這些具體問題。
在美國或許能找人以合理價格給我生產金屬柜體,但讓人頭痛的事情太多了。在中國,如果遇到設計問題,他們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一周之內就能提出解決方案。而美國公司看到我的設計方案會制造大量障礙,要達到設計方案的要求就要大量收費。美國制造商也不太可能去給柜體刷粉末涂料,不會去打包,這些都需要我來操心。
說到底,關稅可能會讓我的生意增加一些成本,但要是讓我在美國完成生產工作,那才是一場后勤噩夢。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注意:本文由百運網編輯,綜自環球時報,轉載請注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