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冒網店猖獗
近年來,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與此同時,網絡購物中的安全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近日,荷蘭財政部發布了一項名為“Wijzer in geldzaken”的調查報告,這是基于對一千多名16至19歲年輕人的研究。報告顯示,荷蘭有五分之一的年輕人曾因假冒網店而遭受經濟損失,付款后商品沒有送達,錢也消失了。
五分之一年輕人被欺詐 圖源:binnenland
另外,報告中盡管十分之八的年輕人表示從未被騙,但在已經受騙的年輕人中,有3%表示曾多次遭遇此類情況。也就是說,這種情況這并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的。
說到荷蘭,近兩年來其電商發展速度也是不容小覷。就以不久前根據荷蘭統計局(CBS)的數據來說,今年1月,荷蘭電商銷售額就同比增長了5.1%,其中專門經營線上業務的賣家銷售額增長了7.9%,可見其電商市場發展之迅猛。
更早之前,Mordor Intelligence的數據也顯示,未來荷蘭電商市場的規模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025年,該市場將達到365.4億美元,并在2030年達到570.3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大致為9.31%。?
荷蘭電商市場增長 圖源:Mordor Intelligence
關于年輕人被假冒網店騙這件事,欺詐幫助中心主任Henriette Bongers表示,“年輕人學會批判性地看待網店非常重要,查看各種獨立評論平臺上的評論,通過各種欺詐檢查檢查 URL,檢查質量標志與質量標志本身,并對極低的價格保持警惕。”
總的來說,這一數據不僅揭示了電商行業中隱藏的風險,也為全球賣家和消費者敲響了警鐘。
2.詐騙事件頻發
客觀來講,在整個跨境電商行業中,諸如此類的事情并不少見。
去年,越南國家網絡安全監測中心(NCSC)的報告就曾表示,系統檢測到幾十個假冒知名品牌和機構的欺詐網站,這些網站通過模仿電商平臺、金融和銀行機構以及其他大型公司等來詐騙賣家和用戶,但從數量上來看,主要還是集中在電商領域。?
假冒亞馬遜網站 圖源:VnEconomy
而在此之前,NCSC已經記錄了12.5萬個此類假冒網站,這些網站中不僅讓很多人踩坑上當,更對相關品牌和機構的聲譽產生了巨大的損害。
更可惡的是,這種詐騙的受害者不僅是消費者,倘若稍有不慎,賣家也會落入他們的圈套,損失慘重。
舉例來說,此前有一位越南賣家在網上認識了一名“中介”,該中介邀請他進入eBay平臺并開設了店鋪。當然,這個平臺是假冒的。
開業之初店鋪銷量還不錯,隨后中介開始忽悠他購買促銷升級套餐,但隨著銷量的上漲,中介要求Q先生支付的中介費用也越來越高。難堪重負的Q先生便向平臺提出關店時,但平臺不僅要求他完成剩余訂單,還要他繳納額外的費用。
騙子通過獎勵任務吸引賣家 圖源:cand.com
交了一部分錢之后Q先生才開始警覺,于是在網上尋求律師幫助,結果又被自稱是律師的騙子詐騙了數億越南盾。在這場巨大的陷阱中,Q先生損失慘重,零零總總的損失超過了45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29萬)。
可以發現,詐騙形式愈發復雜和狡猾,打擊網絡詐騙仍未停止,并且將會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而無論是賣家還是消費者,在做選擇和決定時都要保持警惕、擦亮雙眼,謹防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