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布裁員關停
隨著電商賽道越來越擁擠,越來越多競爭力不足的平臺被擠出局。
消息顯示,近日,印度電商巨頭Flipkart宣布關停旗下全站電子商務平臺ANS Commerce,并解雇該平臺約110名員工。對此,Flipkart發言人表示:“在我們逐步關閉業務的同時,我們仍致力于確保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員工和客戶)的平穩過渡。”
Flipkart關閉子公司ANS Commerce 圖源:ENTRACKR
據了解,ANS Commerce總部位于印度古爾岡,是Amit Monga、Nakul Singh、Sushant Puri和Vibhor Sahare四人于2017年創立的一家電商平臺,專注于為D2C品牌提供商店技術、績效管理、電子商務倉儲和履行等SaaS服務(軟件即服務)。
在發展過程中,ANS Commerce幫助多家企業搭建起了電商店面,累計完成訂單量超60萬份,同時還和100多個知名品牌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包括Jack & Jones、Vero Moda、Oziva等。2021年,ANS Commerce還在A輪前融資中籌集到了220萬美元,由Gokul Rajaram和Venture Catalysts領投。
可惜,自2022年被Flipkart以25至30億盧比高價收購后,ANS Commerce的業績就走起了下坡路。2024年財年,該公司的營收收入增長39.4%,達到5.4億盧比,但凈虧損卻從上年的5.78億盧比擴大至7.38億盧比,虧損增幅達27.1%。
虧損不斷擴大 圖源:ENTRACKR
如今正是Flipkart籌備上市的關鍵時刻,為了提升財務報表的“顏值”,剝離常年虧損的業務成為當務之急,而虧損增幅高達27.1%的子公司ANS Commerce自然首當其沖,成為重點調整對象。
二、印度電商競爭激烈
坦白說,即使不為IPO做準備,Flipkart遲早也要關閉ANS Commerce。
要知道,如今印度電商市場競爭實在激烈,ANS Commerce在短期內實現盈利的希望渺茫,更糟糕的是,盡管母公司Flipkart目前依然占據印度電商市場主導地位,且公司業績持續上揚,但其面臨的競爭壓力只多不少。
一方面,亞馬遜等強勁對手正在不斷蠶食印度電商市場份額。
一份來自IPSOS的研究數據就顯示,亞馬遜在印度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在不斷上升,2024年旺季期間,有73%的人將亞馬遜視為首選網購平臺,對比上年的68%上升了5個百分點。今年年初,該巨頭還乘勝追擊,在班加羅爾地區啟動了一項名為“Amazon Now”的10分鐘快速送貨服務,正式進軍印度快商務市場。
亞馬遜成印度消費者首選網購平臺 圖源:亞馬遜
另一方面,新興平臺的崛起也對Flipkart構成了新的挑戰。
以印度電子商務初創公司Udaan為例,有消息顯示,今年2月份,Udaan在現有投資者M&G領投的新一輪融資中獲得了7500萬美元的巨額資金,促使該公司目前的估值飆到18億美元。而這筆巨額投資來自市場對其業績的信心,據悉,僅在2023年期間,Udaan就在印度市場成功交付了22.5億件商品。
Udaan獲7500萬美元融資 圖源:time snow news
綜合來看,Flipkart與其在腹背受敵的不利情況下持續給虧損業務ANSCommerce供血,不如直接將重心轉向更具競爭優勢的核心業務,以鞏固市場地位并拉高整體業績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