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費者被欺詐
在“黑色星期五”期間,與折扣和購物一起涌來的,還有令人厭惡的網絡騙局。
今年年初,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發布了一項數據,數據顯示,2023年消費者報告的欺詐損失超過100億美元,相比2022年報告的損失增加了14%。
2023年消費者報告的欺詐損失超過100億美元?圖源:FTC
而隨著下半年購物旺季的來臨,這也是詐騙卷土重來的高峰期,一些欺詐騙局極有可能重演,通過偽裝迷惑消費者,進而掏空消費者的錢包。
以前說到被詐騙,都覺得受害者大概率會是中老年人,年輕人不會輕易上當。但隨著詐騙手段的不斷升級,年輕人同樣逃不出這個巨坑,甚至一度成為被網絡詐騙數量最多的群體。有數據顯示,在2022年節日購物期間,全英國的購物者因網絡和短信詐騙而損失了超1000萬英鎊,其中25至34歲的人占比最高。
就在去年黑五,還有人表示收到了詐騙短信,短信內容自稱來自快遞公司,但由于地址信息不完整無法派送,要求在12小時內在鏈接中確認地址;也有人收到類似的詐騙短信,例如遞送包裹時無人值守,包裹已退回倉庫,需要重新安排包裹遞送就點擊鏈接,等等套路層出不窮。
欺詐短信 圖源:小昇在UK公眾號
對消費者來說,面對這種有迷惑性的短信,可以先確認自己是否有購買商品,從官方渠道進行聯系快遞公司,謹防被騙。
2.欺詐性僅退款
說到被騙,其實受傷的不止有消費者,部分商家也被一些“詐騙性”的行為搞得焦頭爛額。
例如僅退款,僅退款政策的出現,起初是為了降低一些商家的成本,因為海外物流成本相對較高,有一些商家的產品價值又較低,讓消費者把貨退回來的成本甚至可能會超過商品本身的價值。目前來看,已經有很多賣家都在售賣商品價格上打了“Free Returns”標簽,響應亞馬遜“僅退款”政策,在后臺開啟“提供至少一次免費退貨選項,不需要支付配送費用”選項。
打上Free Returns標簽 圖源:亞馬遜
雖然這一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事情卻逐漸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據2024年MRC有關全球電商支付風控的調研,一些受訪的商家表示,消費者在網購中濫用退貨退款特權,以及針對商家退貨漏洞發起的“欺詐性退款攻擊”,已成為讓商家最為頭痛的一類。與此同時該報告還指出,所有市場濫用和欺詐性索賠帶來的總成本,已高達1000億美元以上。
舉個例子,此前有一消費者4年期間不斷在亞馬遜上購買一些高客單價產品,收貨后便提出退貨,再寄回一些便宜的類似物品,以獲得亞馬遜的退款。另外,他還會用“未收到商品”、“商品已損壞”等理由讓賣家補發,再把這些通過欺詐得來的商品售出,一頓操作猛如虎,該消費者竟策劃了300多起電商欺詐,致賣家損失達187萬。
更令人驚訝的是,一些欺詐團伙十分猖獗,甚至公開在一些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欺詐過程,想要“教會”更多人“合法薅羊毛”。面對這樣的情況,賣家也是無能為力,紛紛發帖尋求幫助。
賣家求助貼 圖源:亞馬遜
總的來看,旺季雖然是爆單和購物的好時機,但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賣家,都要謹防被欺詐。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黑五期間欺詐風險大增,有賣家被騙損失上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