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本就行
近幾年,速賣通、Shein、Temu、TikTok,這“出海四小龍”在海外電商市場可謂是混得風生水起。眼看著“四小龍”拿回來一張張優異的成績單,作為國內電商老二,京東也不得不著急了。
最近,據《財經》獨家消息,京東全球售業務新上線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四個站點。這新業務的業績目標就是不虧本,能借年末“黑五”大促之力,將京東海外業務的名聲打出去足矣。之后,京東全球售還將向歐洲、北美、大洋洲等市場繼續擴張。
用戶可切換站點 圖源:京東APP?
從京東全球售的促銷內容來看,這回,京東還是打的低價戰術,而且,還是直接和海外電商老大亞馬遜正面硬剛。
比如在美國站,京東的一款兒童游泳背心能比亞馬遜低60元,甚至,京東還在商品頁面標注出“Amazon價”,以彰顯其價格優勢。
京東標注Amazon價 圖源:京東APP?
不僅如此,京東在運費方面也打“低價牌”。在京東全球售站點,商品的運輸方式均為集運,用戶可根據需求選擇標準、海運、空運三種方式,境內運輸全免運費,跨境運輸則需根據商品重量支付運費。
拿京東的老對手淘寶國際站對比,在新加坡市場,京東全球售的跨境首重報價要比淘寶國際站低16-20元,每千克續重費用也低了14-22元。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京東還在各個市場推出了包郵優惠、空運特快等物流服務。
可以說,京東這回出海,是花了大心血的。
二、重新出發
要說和“出海四小龍”相比,最近幾年,京東的海外業務確實不盡如人意,甚至在布局速度上也慢了一大截。
2015年,京東海外B2C平臺全球貿(JOYBUY)上線,初期主攻俄羅斯市場,但彼時,俄羅斯電商市場發展還較為緩慢,而阿里的對標平臺速賣通也已經在俄羅斯市場站穩腳跟,京東JOYBUY的處境可想而知。
2021年,京東JOYBUY停運;2022年6月,京東JOYBUY轉為B2B平臺后重新上線,這一次京東選擇主攻東南亞和美國市場,賣家只需將貨品發送至國內倉庫,其他環節均由京東完成。然而,天不遂人意,運營不過五個月,京東JOYBUY就正式關停。
京東JOYBUY停運 圖源:白鯨出海?
與京東JOYBUY同年誕生的,還有京東國際站,主攻印尼和泰國市場。其模式類似于國內京東,以自營倉儲物流為載體,銷售國產3C數碼等產品。然而,由于印尼、泰國當地水貨泛濫,導致京東售賣的正品貨銷量不佳,最終,京東國際站還是以關停結束。
不過,雖然過去幾年,京東的出海歷程可以說是失敗多于成功,但這些年屢敗屢戰的經歷也并非一無所獲,在物流和供應鏈領域,京東的優勢還是十分強勁的。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優勢基礎,劉強東曾表示,要在以物流為載體的供應鏈服務全球化基礎上,把京東海外業務做大做強。
雖然自家產品還沒打出名聲,但從2020年至今,京東物流已經在全球多個市場為其他本土零售商、國產出海企業等提供物流服務,在跨境物流領域內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
京東物流與波蘭零售店合作 圖源:jd corporate blog
至于未來,京東的海外電商夢能否實現,暫時還不能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京東出海的決心堅定,即便這條路上已經荊棘叢生。從這個角度看,京東的出海新征程,也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京東豁出去了,海外搞低價硬剛亞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