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物流中的 “甩柜”,本質是港口擁堵與船期延誤相互交織的 “連鎖反應產物”—— 港口堵則船期亂,船期亂則甩柜增,形成惡性循環。理解二者的關聯,才能更精準地規避貨物被 “拋棄” 在碼頭的風險。
港口擁堵:甩柜的 “導火索”
港口擁堵并非單一因素導致,而是集貨量激增、設備不足、人力短缺等多重問題的集中爆發,直接壓縮了船舶的裝載窗口期,為甩柜埋下隱患。
擁堵的核心表現:
船舶排隊時間延長:正常情況下船舶靠港等待時間不超過 24 小時,擁堵時可能增至 3-7 天(如 2023 年洛杉磯港曾出現 40 艘船排隊的盛況)
堆場堆存能力飽和:集裝箱堆存高度從正常的 4-5 層增至 7-8 層,機械臂難以快速調取指定集裝箱
集疏運效率下降:卡車進港提箱等待時間從 2 小時延長至 8 小時以上,導致空箱回流滯后
對船舶的直接影響:船舶到港后無法按時靠泊卸貨,原定的 24 小時裝卸時間被壓縮至 12 小時甚至更短。為了趕下一個港口的船期(避免整個航線延誤),船公司只能 “忍痛割愛”,優先裝載已訂艙且緊急的貨物,其余則被甩柜。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的服務需求,建議您先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獲取定制方案。百運網提供了免費的智能實時比價服務,助您節省更多的物流成本。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