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一則重磅消息震動全球經貿領域!中美兩國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將在90天內暫停實施24%的關稅 。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和美國政府星期一(5月12日)發布聯合聲明,稱認識到雙邊經貿關系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性。

根據聲明,美國針對2025年4月加碼的對華商品總計34%的關稅,將在90天內暫停其中24%的稅率,僅保留剩余10%作為后續談判的籌碼。同時,取消兩項4月新增的行政令限制。
作為回應,中國也同步調整對美商品加征的34%關稅,同樣暫停24%,保留10%,并且取消兩項反制措施。不僅如此,中方還承諾暫停自4月2日以來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壁壘,其中涵蓋技術出口管制和投資審查加碼等方面 。
美國國內通脹問題一直是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持續的高關稅政策使得從中國進口的大量商品價格上漲,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的通脹壓力。
暫停部分關稅,能夠讓相對低價的中國商品重新流入美國市場,有助于平抑物價,緩解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壓力。
2025年對于美國而言是特殊的大選年份,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關稅松綁這一舉措,緩解國內企業界的不滿情緒,為自己的競選活動爭取更多企業界的支持,增加連任的籌碼 。
中國一直秉持著開放、合作的態度推動全球貿易發展。此次同步調整關稅,展現了中國愿意通過平等協商解決經貿分歧的大國風范,向世界彰顯中國開放的決心和誠意 。
在面對美國的關稅挑釁時,中國采取了對等的反制措施。而此次在美方有所讓步的情況下,中國同步調整,避免了陷入單方面讓步的輿論困境,維護了自身的合理權益 。
對于中美兩國的外貿企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此前,高額關稅使得許多訂單利潤被大幅壓縮甚至無利可圖,企業經營面臨巨大挑戰。
如今24%關稅的暫停,至少為下半年的訂單談判提供了緩沖空間 。以中國的家電、家具、紡織等行業為例,這些行業對美國市場依賴度較高,部分品類美國對中國的依賴度超60%。關稅暫停后,美國采購商的采購成本降低,預計將刺激他們大量下單,相關工廠有望迎來忙碌的生產期 。
不過,保留的10%關稅覆蓋了芯片、醫療器械等高附加值商品,部分美國企業對此仍憂心忡忡。他們擔心若未來90天內談判未能達到預期,報復性關稅可能再度襲來,這將對這些行業的供應鏈穩定和企業發展規劃造成嚴重干擾 。
中國取消對美農產品、能源的加征關稅,美國的大豆、玉米、原油等產品將更具價格優勢進入中國市場。這一方面有助于滿足中國國內相關產業的需求,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也為美國相關產業的出口創造了新的機遇 。
雖然此次中美達成了關稅暫停的階段性協議,但需要明確的是,暫停并不等同于取消 。若未來90天內的談判未能取得令雙方滿意的成果,雙方均有權重啟被凍結的關稅。這90天,是雙方進一步深入溝通、尋求更廣泛經貿合作共識的寶貴窗口期。
對于全球經濟而言,中美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經貿關系的緩和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有助于穩定全球供應鏈,提振市場信心。然而,半導體、新能源等關鍵技術產業的出口管制等核心矛盾尚未觸及,未來雙方在這些領域的博弈仍充滿不確定性 。
我們將持續關注中美經貿關系的后續發展,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最新消息與深度解讀。在這個充滿變數的經貿時代,讓我們攜手共進,把握機遇,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