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40萬個充電寶被召回
眾所周知,歐美市場對產品安全問題極為重視,監管體系嚴格,審查標準也遠高于許多其他地區。然而,在如此高標準的合規要求下,產品安全暴雷事件仍時有發生,這不僅反映了供應鏈管理的復雜性,也凸顯了企業在全球化經營中所面臨的合規挑戰。
近日,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發布公告稱,總部位于紐約布魯克林的Casely公司旗下約42.9萬個便攜式充電寶將被召回,理由是這些充電寶中的鋰離子電池在為手機充電時存在過熱問題,可能會引發火災、燒傷等潛在風險。
Casely旗下一款便攜式充電寶被召回 圖源:CPSC
具體來說,Casely這款被召回的產品涉及型號為E33A的Casely?Power Pods?5000mAh便攜式MagSafe無線手機充電器。產品右銘牌正面印有“Casely”字樣,背面則印有型號E33A。
2022年3月至2024年9月期間,Power Pods充電寶在亞馬遜、getcasely.com等電商網站上持續售賣,價格在30至70美元之間。由于體積小、攜帶方便,該款產品也贏得了大批消費者的喜愛,兩年多時間里累計售出了約429200件。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使用,Power Pods充電寶的問題也逐漸顯現。
CPSC透露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針對這款問題產品,Casely公司已收到51份消費者報告,稱他們在使用充電寶給手機充電時鋰離子電池過熱、膨脹甚至起火,已有6位用戶因此輕微燒傷。
已有6人輕微燒傷 圖源:CPSC
為了消費者的安全考慮,在消費者安全委員會的要求下,Casely公司選擇將Power Pods充電寶召回。CPSC建議相關消費者立即停止使用此問題產品,并聯系Casely公司進行免費更換,無需提供購買憑證,Casely目前也正在聯系所有已知購買者。
二、賣家需重視合規問題
回顧以往眾多產品召回案例,能夠清晰地發現各大監管機構對不同產品的監管力度有所側重。
具體來說,兒童和嬰幼兒產品由于使用群體的特殊性和脆弱性,如嬰兒床、兒童玩具等,極易因質量問題對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脅;老人和殘障人士用品,如輪椅、助行器等,考慮到使用者行動不便或身體機能受限,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至關重要;此外,帶電產品,例如各類小家電、電子產品等,因涉及電氣安全,一旦存在質量問題,很可能會導致觸電、起火等嚴重事故。
因此,以上品類都是消費安全部門的重點關注對象,同時也是召回事件的多發地。
舉例來說,今年3月,CPSC就下令召回Onasti在亞馬遜銷售的一款幼兒塔凳,原因是該產品存在嚴重跌倒和受傷風險。2024年3月至2024年12月期間,該產品在亞馬遜商城售出約10300件,售價在72美元到92美元之間。
Onasti幼兒凳被召回 圖源:CPSC
坦白說,出于對消費者安全的考量,將問題產品召回措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從賣家的角度出發,大規模召回事件意味著賣家前期在該產品上的所有投入——包括研發、采購、營銷、物流等環節的耗費,都將付諸東流。
以本次充電寶召回事件為例,可以看到,Casely這款充電寶的售價在30-70美元之間,只按30美元的最低價格算,Casely公司此次最少也要損失1287.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399.48萬)。
Casely充電寶售價30美元至70美元 圖源:CPSC
由此可見,產品召回絕非小事,不僅與品牌及公司在跨境市場的聲譽緊密相連,而且還直接關聯著賣家的經濟收益。
不過,倘若僅僅是因為產品安全方面存在疏漏而導致產品被召回還算能接受,就怕產品的安全隱患已經給消費者帶來了實質性傷害,賣家處理起來就明顯要棘手得多。
不久前,深圳市車揚科技有限公司就被卷入一場人身傷害索賠案,原因是其產品配件中自帶的一顆紐扣電池被兒童誤吞,導致孩子氣管灼傷,于是對方父母將亞馬遜告上法庭,車揚公司為共同被告。消息顯示,原告方要求車揚公司賠償83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000萬。
深圳市車揚科技有限公司 圖源:車揚
總而言之,產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賣家在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一定要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從根源處杜絕類似情況的出現。如果不幸遇到難以處理的情況,也要迅速反應,積極維護品牌聲譽和信譽,盡力將傷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