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物流中,國際小包的裝箱規范十分重要。IATA通過《危險品規則》第66版(2025年生效)等文件,對航空運輸包裝提出了系統性要求,包括材料強度、危險品分類標識及特殊貨物處理規范
接下來,百運網將為您詳細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IATA小包裝箱標準
IATA危險品包裝指令明確三重包裝結構要求。
第一層為密封的初級容器,須滿足最大容積或重量限制,且無需外部支撐即可保持完整。
第二層為防漏的次級包裝,需在初級容器破損時阻隔內容物外泄。
第三層為剛性外包裝,要求在內容物內部泄漏時不損害緩沖材料及外包裝完整。外包裝需承受至少1.2米高度跌落試驗無破損,確保地面操作中抗沖擊能力。
外包裝表面須顯著標明危險品標志、運輸分類及“OVERPACK”等特殊標記,以便裝載及中轉環節快速識別。
易腐物品適用IATA可腐貨物規定,需加貼“PERISHABLE”標簽確保時效優先處理。
溫控貨物使用時溫敏標簽,可監測溫度范圍并指導裝卸人員采取相應措施。
IATA強調電子運單(eAWB)使用,提高信息流通效率及各環節數據同步。2025年IATA設施愿景報告提出互動貨運標準,助力標準化審核及數據共享。ISSA標準手冊對脆弱貨物運輸提出特殊驗收程序,以防泄漏、破損及標簽不符等風險。
易碎品加固操作要點
易碎貨物加固需結合IATA危險品及可腐貨物包裝原則。
初級容器需使用耐壓、耐刺穿材質,表面無損傷并經密封測試。次級包裝采用足量吸震材料,填充材料須能完全吸收初級容器內容物泄漏時產生的液體,確保 cushioning 材料及外包裝結構不因滲液喪失保護功能。
多件易碎容器放置于同一包裝時需采用隔離材料或獨立包裹,避免直接接觸引發破損。外包裝內部需增設支撐結構,保持次級包裝在跌落或震動環境中位置穩定。包裝完畢需加貼“FRAGILE”標志及箭頭方向,提示裝卸人員輕拿輕放,確保運輸過程中方向正確且避免重壓。
若涉及溫度敏感或危化品,需按照IATA可腐及危險品規程貼附相應標簽,指示特殊操作流程。完成包裝后需進行隨機跌落測試或氣壓測試,驗證包裝在各種環境條件下保持完整無泄漏。落地后需檢查各層包裝及標識情況,確保所有標簽清晰可見、無損失。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有任何國際快遞比價的服務需求,百運網提供了免費的智能實時比價服務,助您節省更多的物流成本。
僅供知識分享。具體要求請以官方最新發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