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工廠曝光奢侈品的“生產秘密”
特朗普關稅徹底成了導火索,天天引發爆點事件。
最近,一批中國制造商在TikTok火出了圈,這些工廠現身說法,給海外網友講解奢侈品、化妝品等各種高溢價商品的生產秘密,揭開西方大牌的偽裝。
比如一位長期做手提包生產的中國大哥,在視頻里直言道,“一個包只要貼上made in china標簽就不會是奢侈品,但其實全球超過80%的奢侈品包都是中國制造。”
中國工廠揭秘奢侈品生產 圖源:TikTok
雖然這些奢侈品包動輒幾千幾萬美金,但其實生產成本很低,而制造這些包包的生產商獲得的利潤也很低。
真正有“價值”的只是那個品牌logo,一旦沒有了品牌標識,即使用同樣的皮革、五金、拉鏈等原材料制作,價格也會一落千丈。
另一條中國妹子揭露大牌化妝品生產的視頻同樣引發關注。在視頻里,這位妹子表示,某家大牌化妝品80%是中國制造,售價幾十幾百美金,成本卻只有幾美元。
中國妹子揭底大牌化妝品 圖源:TikTok
類似的“生產揭秘”視頻還出現在服裝、洗衣用品、家居用品等各個領域。從奢侈品開始,這些中國制造商們試圖打破中間商賺差價的格局,和無數老外直接交易。
看完這些視頻,不少外國網友破防了。
“在中國10美元;在美國1000美元。”
“我本來很討厭shein和temu之類的地方,直到我發現它們的東西和商店里的一模一樣,但商店價格卻貴了10倍。我再也不在乎了!它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
網友評論 圖源:TikTok
當然,也有外國網友表示認同,終于有人把這些事挑明了。
“這是真的。我幾年前看過一部時尚紀錄片。那些奢侈品包都在中國生產,但把手在意大利裝上,所以大多數奢侈品都能合法地宣稱是意大利制造。”
網友評論 圖源:TikTok
顯然,這些視頻讓不少老外意識到,中間商的存在感原來如此之強。為了省錢,大家紛紛開始尋找源頭工廠。
除了阿里巴巴,一些原本并不廣為人知的國內源頭工廠交易渠道被挖掘出來,比如DHgate(敦煌網)。
谷歌趨勢顯示,4月12日之后,“DHgate”的搜索量陡然升高。4月12日,在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DHgate總下載量3.54萬次,到4月13日,單日下載量暴漲至11.75萬次,其中僅蘋果商店,美國用戶就貢獻了6.51萬次下載量,環比增長940%。
敦煌網谷歌搜索量飆升 圖源:trends.google
二、中國制造撕下西式標簽
其實,這些視頻講述的,從來不是什么秘密。但它卻能引發如此強烈的反響,這背后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即便中國制造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強,但國際市場對這種影響力的認可并沒有隨之大幅增長。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很多海外商家一邊享受著中國制造的物美價廉,一邊獲得來自本土消費者對他們的夸贊,沒有人真正在意究竟是誰在制造這些商品。
但現在,特朗普關稅讓所有人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些商品來源。為什么一邊說中國制造是垃圾,一邊又不停地從中國運“垃圾”。
油管上,一位百萬博主@Fstoppers給出了答案,這位博主發布了一條視頻,題為“誰支付關稅?我!”。這位博主介紹,他本身在美國賣辣椒醬,作為美國公民,他很愿意為美國制造支付溢價,但現實是美國工廠要么沒能力生產,要么報價高到沒有任何合作的可能性。
賣辣椒醬的油管博主 圖源:Youtube
同樣的辣椒醬包裝盒,美國制造商給的報價要比國內高800%;同款辣椒醬包裝瓶,在美國找不到工廠能造,在墨西哥能行,可定制一份模具就得先掏25000美元,而中國工廠報價500美元。
同樣的印刷標簽,美國工廠要先花7000美元印版,印刷標簽再按2美元一張另算;在中國,沒有高昂的印版費,印刷標簽根據質量不同,從0.25美分到0.25美元都有。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其他領域。比如大型貨物在跨境運輸中都無法避免的集裝箱船。
按照特朗普計劃,美國將對任何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制造集裝箱船處以最高150萬美元的罰款,這意味著不僅貨運公司“突遭橫禍”,托運人也得跟著受苦。
甚至連美國農民也難逃其害。美國農業技術委員會表示,目前美國制造的船只中,根本沒有適合運輸農產品的國際商業運輸船,就算有,價格也不合理。
美國農民依賴中國集裝箱船出口 圖源:CNBC
毫無疑問,無論是中國工廠上TikTok揭秘“大牌真相”,還是美國商家集體發聲,這些行為本質上都是對特朗普關稅的反擊。無論這場拉鋸戰的最終結果如何,世界都在以一種新的方式看待中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