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極投身跨境生意
在跨境電商的浪潮中,無數玩家浮沉其中,有人無奈被波浪席卷沖回岸邊,也有人一路乘風破浪向著更遠的前方揚帆啟航,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造富故事。45歲的寶媽李燕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成功在海外市場闖出一片天地。
李燕原本在國內從事品牌代加工業務,她的工廠位于北方,而家紡產業帶主要集中在南方。在經營過程中,她敏銳地察覺到外貿市場的巨大潛力。北方工廠在研發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而家紡行業在外貿領域利潤空間可觀,海外還有眾多對價格不敏感的客戶。基于這些考量,李燕毅然決定轉戰外貿市場。
李燕與美國客戶視頻溝通 圖源:阿里巴巴國際站
“萬事開頭難”,李燕的第一個客戶來自美國,該客戶想要定制四件套產品。當時,李燕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她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款式和尺寸選擇,還能滿足客戶從最小訂單量(MOQ)到交付時間的各種需求。憑借專業的能力和高性價比的產品,她拿到了搞跨境以來的首個訂單,金額只有幾百美元。但如今,這個客戶每年都要在李燕的工廠下好幾百萬元的訂單。
提到美國客戶,外貿人肯定能聯想到近段時間以來的“關稅戰”,美國對華關稅的逐步增長,從最初的“對等關稅”消息,到后面高達145%的關稅,給眾多外貿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關于這方面,李燕表示問題不大。她指出美國市場目前只占他們整體業務10%左右的比例,影響可控,未來可能還有談判的空間。即便不做美國市場,她也可以把業務拓展到其他國家。
對華關稅145% 圖源:The New York Time
盡管如此,李燕還是針對這一局勢制定了應對策略,這也是為保持和美國市場老客戶之間的穩定合作關系。其中一個措施就是公司給老客戶提供補貼,降低他們的成本,與現有的美國老客戶維持合作,不過側重做特殊款、附加值更高的款式,這樣才有更多的讓利空間,而那些利潤較低的款式就暫時放在一邊。
二、AI助推業務騰飛
2023年,李燕公司的業務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一位加拿大的客戶來參觀她的工廠,并且告訴她海外已經有九成的人開始使用AI來輔助生意,李燕把這話聽進去了。也是在這一年,阿里國際站推出了AI“生意助手”,李燕知道風口真的來了,于是馬上付諸行動,讓各個崗位都加大了AI的使用力度。
事實證明,李燕的這一決定是明智的,她的眼光也是長遠的,AI的確有點東西。在此之前,李燕公司做過一個狗窩的產品,用“dog house”這樣的常見關鍵詞基本上沒人點開商品鏈接。但是當他們使用了AI做關鍵詞延展之后,發現了一個根本不知道的點,那就是外國人會習慣搜索“warm house”,這遠比字面意義上的“dog house”受歡迎。
用AI延展關鍵詞 圖源:阿里巴巴國際站
靠著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李燕一路腳踏實地走到了現在,再加上AI這一好幫手的助力,李燕公司的銷售額在最近兩年時間里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率,2024年的年銷售額更是超過了驚人的2000萬元。
事實上,在數字經濟與全球貿易深度融合的今天,跨境電商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力量。在這一波發展浪潮中,AI技術正逐步成為跨境電商領域的重要驅動力。像李燕這樣吃到AI紅利的人不在少數,宏盛玩具廠的老板娘孫麗娟也是其中一員。
同樣是在2023年,義烏小商品市場推出了全球首個商品貿易領域大語言模型并上線了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平臺,孫麗娟大膽嘗試,利用這門AI技術快速生成了多國語言的視頻和產品詳情頁。“我覺得AI太好用了,很幸運,營業額一直在增加。”孫麗娟坦言道。事實的確如此,2024年3月底,就有墨西哥客商看到了孫麗娟的西班牙語視頻,專程跑一趟來到中國找孫麗娟進貨。
客戶來找孫麗娟下單 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可以看到的是,在AI技術的助陣下,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玩家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看到了自家生意出海的更多可能性。這也給廣大跨境人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在未來,用好AI或許是尋求生意增長的一大重要途徑。
雖然最近的跨境圈確實不太平,但大家也不要灰心,總的來看,跨境電商的天還沒有塌,世界那么大,全球市場依然大有可為。只不過,風險與挑戰肯定不會少,做足準備是必須工作,如果出海賣家們準備好了,那就大膽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