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跨境電商圈盛傳美國海關對中國商品的查驗率從常規的 5% 飆升至 70%,并重點打擊 “低報貨值” 和 “混裝避稅” 行為,嚴重影響物流時效。查驗范圍涵蓋貨值、FDA合規性、侵權問題及進口商資質等,紡織品、家居等品類成為“重災區”。貨代需加強合規審查,建立“貨值-單證-資質”三位一體的審查機制,以應對當前嚴峻形勢,守住成本與時效底線。
從美國海關的實際操作能力來看,2025 年 1 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集裝箱運輸量約為 184 萬個,其中中國占比約 60%,即約 110 萬個集裝箱。若查驗率真的達到 70%,那么將有 77 萬個集裝箱需要查驗,平均每周約 19.25 萬個,每天約 3.85 萬個。
而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海關員工總數約為 6 萬人,需要覆蓋 300 多個入境口岸,還要應對日常的通關工作,人員配置上顯然不具備承受如此大量查驗工作的能力。此外,查驗還需要占用大量場地,按每天查驗 3.85 萬個柜子計算,將占用約 56.21 萬平方米的場地,相當于 80.3 個足球場大小,且美國海關查驗通常需要 3-15 天,場地緊張程度將進一步加劇。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自 2025 年 1 月 11 日起,對同一收件人在不同渠道購買且于同一天內送達美國或申報進口清關的貨物,若總價值超過 800 美元,將實施更為嚴格的審查程序。同時,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也加強了對相關品類的檢查。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