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商騙局再現江湖
在電商領域,哪怕處在不同市場、不同平臺,不法分子行騙的手段都極為相似。
最近,有用戶反映自己遇到了典型的網絡釣魚詐騙,其先是接到了聲稱來自“Coupang網絡銷售部”工作人員的電話,表示他被選入點評體驗團。在添加KakaoTalk好友后,這位所謂的工作人員開始把話題引向成為評論合伙人的想法,稱每個月可以給到200多萬韓元的報酬。
冒充電商體驗團的詐騙對話 圖源:maeil
實際上,這類詐騙行為極為常見,這些不法分子冒充平臺工作人員,通過電話或短信接近客戶,承諾如果受害者購買產品并撰寫評論,將退還本金并支付一定比例的傭金。一開始他們會正常發送產品,并給予少量折扣,讓受害者放松警惕,之后便徹底暴露本性。
一名受害者最近向韓國通信標準委員會舉報,稱自己被“寫商場評論有償服務”的欺騙行為損失了500萬韓元。而在去年,警方還曾抓獲一個利用此類詐騙手段盜取88億韓元的犯罪團伙,受害者每人損失金額從8.1萬韓元至4.1億韓元不等。
冒充Coupang的短信 圖源:MBN
為此Coupang引入“安全標記”來攔截釣魚等誘餌短信,這是一個帶有標志圖像和“已確認呼叫號碼”的短語,顯示在短信頂部,可讓用戶區分發件人是否是Coupang官方。
同時Coupang還表示,將對冒充該公司或其員工進行銷售的行為采取強硬措施。對于違規賣家,Coupang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永久暫停其賬戶,禁止其在平臺上銷售。
2、詐騙套路花樣百出
不僅僅是在韓國電商市場,像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更是詐騙分子的“老巢”。而隨著人們的警惕意識不斷增強,騙子的手法也在持續升級。
比如說假冒電商網站,一些不法分子會利用人們的心理漏洞,讓賣家到山寨電商網站上開設賬戶和代理店,前期騙子會不斷給予獎金誘惑賣家,等到賣家成功注冊開店繼續投錢后,便會卷錢跑路,賣家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據越南信息通信部信息安全司的統計,僅在去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的20多天里,越南就發生了近1.25萬起網絡詐騙事件,其中通過假冒電商網站進行詐騙的案件數量占比很大,被打擊的假冒電商網站多達20個。
部分假冒網站 圖源:vietnamnet.vn
除了這種常見的套路外,近期新加坡警方更是查獲了一起假買家坑騙真賣家的案件。
這伙人的作案手段一般是冒充對賣家產品感興趣的顧客,然后假裝下單,之后賣家會收到一封假冒在線購物平臺的訂單確認郵件,在賣家根據提示點擊后就會被引導至假冒網站,在填寫銀行憑證、一次性密碼等信息后,銀行卡的錢就會被悄無聲息地卷走。
假冒買家發送訂單確認郵件 圖源:police.gov.sg
可以看到,如今電商圈詐騙案件層出不窮、花樣百出,不管是消費者還是賣家,都要小心為上。切勿點擊不明鏈接,遇到不明情況及時尋求官方幫助,減少落入不法分子圈套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