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亞馬遜于 2 月 7 日發布新公告,原計劃自當日起在賣家平臺訂單處理能力功能中自動設置最低閾值,后將實施時間推遲到 2 月 24 日。該閾值依據賣家過去 30 天平均每日訂單量保守估算,且每周會根據歷史數據重新計算。若賣家訂單處理能力低于最低值,平臺會自動調整。當達到設定上限,買家會看到多一天的送貨承諾,賣家也多一天處理時間,不過賣家自行設置的閾值不能低于亞馬遜設定的最低值,且該政策僅適用于標準和免費經濟型運輸選項。
對于該新政,主要有幾點變化:
1.閾值是根據賣家過去30天的平均每日訂單,保守估計賣家可以處理的訂單量。
2.根據賣家的歷史數據每周重新計算最低訂單處理能力,如果賣家的訂單處理能力低于最低處理能力,平臺就會調整閾值,讓閾值能更接近賣家的訂單處理能力。
3.一旦賣家到達上限,買家將會看到多一天的送貨承諾,賣家會有額外一天的處理時間。賣家也可以自己在“訂單處理設置”中設置這一閾值,但不能低于亞馬遜設定的最低閾值。
4.僅適用于標準和免費經濟型運輸選項,而不適用于高級運輸或賣家配送Prime訂單。
亞馬遜推出這項政策的初衷是給消費者提供準確的送貨日期,降低延遲發貨率。
如果過去30天內賣家能平均處理100個訂單,那么亞馬遜就可能把這個閾值設定在80-90,如果訂單激增,超過了閾值,亞馬遜就會向買家展示延遲一天的交貨日期。
雖然亞馬遜的這個出發點是好的,給了賣家充足的時間去處理訂單,并且提升了賣家的消費體驗。
但是還是有賣家覺得亞馬遜這是在“限制銷售”,簡直違背商業邏輯。因為這個閾值會一直限制著賣家的訂單量。
賣家們覺得:“在 30 天內你每天處理多少訂單,可能與你今天可以處理多少訂單完全無關。讓不了解賣家自身處理能力的亞馬遜決定他們每天可以處理多少訂單是純粹的愚蠢行為。”
一些季節性的產品或者熱點型的產品,這些產品在淡季的時候在過去30天內每日的訂單量可能只有50單,到了旺季可能就會暴增到200單,那么賣家就很有可能會面臨交貨日期延長的情況,這無疑會影響到產品的銷量。
如果賣家們想要提升閾值,就不得不去提高每天的訂單處理量,這其中就去要去突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完善供應鏈、提高物流實力,但是對于小賣家來書,這些可能就是他們的劣勢,很有可能不久之后就會被踢出市場。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