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評價選產品
這幾年跨境電商飛速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前提便是網購得以盛行,而這主要是因為網購能讓消費者獲得更多的選擇與抉擇時間。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eMarketer和impact.com最新發布的一項聯合調查報告,在美國消費者里,大多數人(69.3%)平均每周都會上網站選購一次商品,亞馬遜則是多數人最首選的渠道。
多數人每周選購商品 圖源:eMarketer
不過,他們一般不會立馬下單,而是要經過多番對比后再購買。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消費者通常會在決定購買前,把心儀商品反復研究至少三次;大約兩成的消費者要研究個五次甚至更多。
與此同時,價格也是影響消費者對比時間長短的重要因素,價格較低的商品一般考慮時間比較短,價格較高的產品多數都要考慮至少兩周。
在這個對比和考慮的過程中,商品評價是一個極為關鍵的衡量指標。數據顯示,59.9%的消費者最傾向于通過瀏覽在線評論和商品詳情來判斷是否值得購買;31%的消費者通過詢問身邊人的購買經驗來判斷。
評價是影響購買的重要因素 圖源:eMarketer
此外,折扣和免費送貨等直接優惠也很重要。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超過六成(62.3%)的消費者都會將折扣作為一項重要考慮因素;66%的消費者也看重免費配送。如果前面的商品詳情、產品評價都還不錯,那么有折扣或者有包郵基本就能讓消費者決定購買。
二、賣家的抉擇
老實說,無論是看評價還是選折扣、選包郵,這些在賣家層面來說,也是日常運營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如何把握其中的側重點,打出合適的營銷口號,以獲得長期的穩健增長,關鍵還在于賣家如何選擇。
比如產品評價,它由產品質量直接決定,基于此,賣家若想提高產品評價,自然是通過提升產品品質來達成目標。但顯然,市場上不同的賣家有不同的選擇。
亞馬遜暢銷產品評價 圖源:Amazon
比如去年,亞馬遜多次發出提醒,表示平臺上出現大量虛假評論,并將對其進行嚴厲打擊。去年3月時,亞馬遜在美國贏得一起虛假評論訴訟案,被告運營商auctionsentinel.com的業務就是向亞馬遜賣家出售虛假五星好評。進入下半年7月,亞馬遜再次加大打擊力度,聯合美國商業改進局對違規運營商提起聯合訴訟。
在賣家規模龐大的中國市場,亞馬遜也頻繁出手。去年上半年,據亞馬遜透露,其已在深圳、上海四起涉及刷單的民事訴訟案一審中勝訴,同時還協助山東、寧夏、福建和江西當地的執法機構,對四起刷單刑事案件展開抓捕行動,成功協助抓捕20余名涉案人員。
亞馬遜贏得四起訴訟 圖源:gizchina
不難想象,在亞馬遜這一波接一波的打擊行動背后,有多少賣家選擇了走偏門斜徑。然而事實是,即便這些“方法”能帶來一時的利益,從長遠來看,一旦淪為平臺打擊的對象,不僅銷路被斷,那些曾經受歡迎的產品也必然將被消費者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