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初步統計,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增長10.8%。
海關總署呂大良今日在會上表示:“我們的數字貿易蓬勃發展。按照國際分類,數字貿易分為數字訂購貿易和數字交付貿易,海關監管的主要是數字訂購貿易,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跨境電商。根據初步統計,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增長10.8%。跨境電商在‘賣全球’方面潛力進一步釋放,同時在‘買全球’方面的優勢也在持續發揮。”
截圖圖源:新華網客戶端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海關總署還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出口發展的公告,自2024年12月15日起施行。
公告提到,取消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企業備案。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的企業,無需向海關辦理出口海外倉業務模式備案,不再執行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75號中“三、企業管理”項下第二款“開展出口海外倉業務的跨境電商企業,還應當在海關開展出口海外倉業務模式備案”的要求。企業在申報環節仍需向海關傳輸訂倉單電子數據,并對真實性負責。
并簡化了出口單證申報手續,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和企業對企業出口清單申報前,跨境電商企業或其代理人、物流企業應當分別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或跨境電商通關服務平臺向海關傳輸交易、物流等電子信息,無需傳輸收款單電子信息,并對數據真實性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同時,將擴大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試點。在上海、杭州、寧波、廈門、青島、鄭州、武漢、長沙、廣州、黃埔、成都、西安海關等12個直屬海關開展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監管模式試點。允許跨境電商出口貨物以散貨形式進入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場地),先行接受海關查驗,再根據實際需求靈活拼箱裝運。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場地)需建立貨物入場、上架、裝箱以及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場地)至口岸的物流運輸等各環節信息實時采集系統,實現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并與海關聯網實時傳輸相應數據。
此外,還將推廣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監管模式。在北京、天津、大連、哈爾濱、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福州、廈門、南昌、青島、鄭州、長沙、廣州、深圳、黃埔、成都、烏魯木齊海關等20個直屬海關開展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監管模式試點。允許跨境電商零售出口(9610模式)退貨商品跨直屬關區退貨,退貨商品應當退至開展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業務的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場地)。開展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業務的企業應規范經營,具備企業生產作業系統數據并向海關開放或與海關信息化系統對接。
截圖圖源:海關總署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