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假行動大獲成功
在電商領域打假行動方面,亞馬遜一直走在行業(yè)前列。
根據亞馬遜發(fā)布的公告,亞馬遜反假冒犯罪部門(CCU)最近聯合思科品牌成功搗毀了多個制假團伙,有效保護客戶和品牌免受假冒產品的侵害。
打假取得成功 圖源:aboutAmazon
經過調查發(fā)現,今年10月,美國新澤西州聯邦法院判處一制假者364天監(jiān)禁及3年監(jiān)督釋放,其兩名同謀此前也分別被判刑。這三人均承認販賣假冒商品,并出售了價值高達150萬美元的假冒思科產品。
而在今年5月,亞馬遜還搗毀了一個規(guī)模更大的制假團伙。當時該團伙經營著多家公司和數十家在線商店,從全球各地進口數千種假冒思科產品到美國銷售,非法銷售額高達數百萬美元。最后制假者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被判處六年零六個月監(jiān)禁。
多次聯合品牌和執(zhí)法部門成功搗毀制假團隊,表明亞馬遜打擊全球假冒產品的決心堅定。據統計,自CCU成立以來,該團隊通過訴訟和刑事轉介執(zhí)法部門追捕了超過21000名不法分子。
比如在2023年全年,CCU在全球范圍內參與了數十次打擊假冒商品行動,成功起訴或移交調查1300多名不法分子,其中不少人是假冒產品的制造商、供應商或下游分銷商,這不僅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環(huán)境,還推動了電商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CCU積極參與打假行動 圖源:aboutAmazon
2、已成行業(yè)共識
俗話說得好:“金口碑,銀口碑,都不如消費者的好口碑。”伴隨著全球電商市場發(fā)展日趨完善,各大電商平臺都在積極與假貨作斗爭,打擊制假售假行為,早已成為行業(yè)共識。
比如說俄羅斯電商巨頭Ozon去年出臺了一項針對假貨交易的懲罰措施,即一旦被發(fā)現銷售違禁商品,平臺不僅會屏蔽此類商品,還會對賣家處以每件高達1萬盧布的罰款,且罰款一概不予以退還。
Ozon對售假賣家罰款 圖源:Oreanda-news
還有eBay則是不斷升級打假系統,此前收購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市場合規(guī)解決方案提供商3PM Sheid,該提供商每天可分析數以百萬種商品,快速識別非法或假冒產品的潛在來源,進一步增加了eBay的監(jiān)控能力。
除了電商平臺在不斷努力打假外,各市場監(jiān)管機構也沒“閑著”。在越南市場,僅在今年前9個月,越南同塔省監(jiān)管部門就發(fā)起了49起電商違規(guī)經營案件,罰款、沒收并強制銷毀了價值接近17.5億越南盾的假冒偽劣產品。
而就在前幾天,菲律賓海關局從兩家商場的倉庫內查獲了價值高達70億比索的假冒品牌商品,包括奢侈品香水、包包、手表等,甚至還有不少藥品,可見危害程度之大。
查獲假冒商品 圖源:abs-cbn
不管怎么說,大家切勿被利益蒙蔽了心走上制假售假的道路。如今電商合規(guī)化銷售已是必然趨勢,未來各大電商平臺的打假力度還將持續(xù)增大,大家還需合規(guī)賣貨,努力提高商品質量,用實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