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模持續增長
韓國,作為亞太地區電商領域的一顆璀璨新星,正以強勢的姿態展現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實力。
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Global Data最新發布的韓國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韓國電商市場目前正呈現快速發展的增長趨勢,2024年,其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64.3萬億韓元,約合118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149.1萬億韓元)相比增長10.2%。
韓國電商市場將持續增長 圖源:Global Data
此外,從Global Data提供的完整數據可以看出,雖然疫情過后韓國電商市場整體增速有所放緩,但依然維持在一個不錯的水平上,預計到2028年,該市場的規模將增至222.1萬億韓元,2024年至2028年間的年均增長率達到7.8%。
而韓國電商行業之所以有如此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當地消費者對網購的高度依賴分不開關系。
一項采訪數據就指出,有79%的韓國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內曾進行過在線購物,僅6%的消費者表示從未使用過任何電商平臺,而這一數據與韓國超60%的電商滲透率相契合。
2024年韓國電商滲透率達到64.1% 圖源:Statista
值得一提的是,采訪數據還指出,食品和飲料是韓國市場線上交易額最高的類別,92%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個月曾經在線上購買過食品和飲料(包含雜貨和其他超市產品),超七成韓國消費者則表示會通過線上支付餐廳和外賣的食品飲料費用。
二、沉迷低價商品
客觀上看,韓國電商市場確實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對于跨境賣家而言,這里無疑是一片充滿機遇的沃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宏觀逆風席卷全球市場,韓國消費市場已經出現了一些新風向。
今年年初就有消息顯示,在經濟低迷以及通貨膨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韓國消費者開始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多人選擇通過使用電子優惠券和購買翻新商品來降低成本。
韓國消費者更愛使用優惠券?圖源:Korea JoongAng Daily
在此前提下,類似Coupang、TMON這樣的電商平臺都在讓利于消費者,通過發送優惠券、開設低價商品專欄等方式吸引更多流量。
時至今日,韓國市場“三高”(高物價、高利率、高匯率)問題依然嚴峻,而隨著生活成本壓力持續上漲,消費者觀念也在轉變。從前,韓國年輕人中流行的“你只活一次”,及時行樂,想買就買的觀點,逐漸變成了“你只需要一件”,意思是只優先購物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
當然,韓國消費者普遍變得謹慎對中國賣家來說也不是什么壞事。要知道,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一向以物美價廉著稱,在本土品牌價格偏高,錢包又比較羞澀的情況下,質量不錯、價格又在可接受范圍內的中國貨自然受到韓國消費者的歡迎。
根據韓國統計廳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韓國海淘規模為1.65萬億韓元,其中9384億韓元來自中國,占比高達57%,創下歷史新高。
韓國消費者海淘金額上漲 圖源:khan
總而言之,價格優勢可以成為中國賣家打開韓國市場的敲門磚,不過,除了性價比以外,產品質量、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也是韓國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賣家也應注意這些方面的表現,盡可能滿足當地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