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商市場
越來越多的比利時消費者接受了網購。
據媒體報道,物流軟件提供商Descartes公布了一份關于比利時消費者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比利時消費者的網購頻率越來越高,當前該國差不多有40%的購物活動都是在線上進行的,作為對比,去年這一比例僅為33%。
比利時線上購物占比達40% 圖源:ecommercenews.eu
至于比利時消費者越發熱衷網購的原因,主要是線上平臺的商品具有價格優勢。根據電子商務聯合會Becom發布的《比利時網上購物者調查》,37%的受訪比利時消費者表示他們之所以會選擇網購,是因為在網上方便比較產品價格,差不多33%的消費者網購是因為商品便宜,還有30%的消費者則是表示在網上可以找到更多商品折扣。
隨著消費者對網購的熱衷程度逐漸加深,比利時電商市場也爆發出了不容忽視的增長潛力。一份來自ecommercedb的數據顯示,2024年,比利時電商市場的收入預計會達到97.8億美元,未來4年間,這一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為7.1%,到2028年,比利時電商市場的規模將有望增長到128.674億美元。
比利時電商市場增長 圖源:ecommercedb
2.退貨問題
關于比利時電商市場,值得一提的是,該國的電商退貨率其實是比較低的。
根據Becom提供的調查報告,退貨商品一般會被燃燒或填埋處理,進而產生大量溫室氣體,而比利時消費者又很注重環保,所以為了環境可持續,他們不太愿意經常退貨。高達73%的消費者從不或幾乎從不退貨,即使是普遍退貨率高的時尚行業,在該國經常購買時尚產品的消費者中,也有超過六成(64%)的人幾乎從不退貨。
比利時電商退貨率低 圖源:ecommercenews.eu
這既表明比利時消費者在購物時比較謹慎,對賣家而言也是一個不錯的利好。畢竟,高退貨率不僅會使賣家承擔更多運輸成本、商品損耗成本和再銷售成本,更可能會對賣家的運營效率和品牌形象造成打擊。
與比利時消費者形成明顯對比的,是美國消費者對于退貨的態度。一份來自售后體驗優化平臺Narvar的調查顯示,將近四成(39%)的受訪美國消費者每個月都至少會有一次退貨行為,去年美國退貨商品的總價值更是高達7440億美元(約合5.3億人民幣)。
39% 美國消費者每月都進行退貨 圖源:PR Newswire
除了美國,印度的電商退貨問題也較為嚴重。根據Return Prime提供的數據,差不多有17.6%的印度網購訂單會被退回,該國電商退貨率最高更是可達40%。這其中,退貨率最高的幾個品類是時尚鞋類、家居產品和美容個護產品。
盡管在部分國家和地區,電商退貨問題比較嚴重,可能會給賣家的銷售活動帶來一些麻煩,但賣家還是可以通過優化商品質量、改進服務流程、完善退貨政策等措施來降低退貨率,提升顧客滿意度,從而保持市場競爭力。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比利時網購大軍持續壯大,超7成消費者很少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