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費者購買意愿被影響
零售商為了削減不斷攀升的退貨成本,推出更嚴格的退貨政策,但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的購物支出也隨之縮減。
近日,數字供應鏈轉型領域的全球領導者?Blue Yonder發布了其 2024 年消費者零售退貨調查的結果,調查結果顯示,91% 的受訪者表示寬松的退貨政策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隨著退貨政策變得嚴格,69%的受訪者表示這阻礙了他們購買,這一數字相較2023年的59%有大幅上升。
69%消費者被更嚴格的退貨政策阻礙 圖源:blueyonder
在受影響的消費者中,年輕消費者的占比更多,有76%Z世代和74%千禧一代表示更嚴格的退貨政策阻礙了他們的購買。
客觀來講,退貨政策變得更加嚴格是因為退貨會讓成本上漲,但對消費者而言,這也讓他們的購物體驗大打折扣,畢竟大多數消費者是極其重視退貨政策的。
另外,從受訪者的退貨原因上來說,有75% 的消費者表示,退貨最常見的原因是尺碼不對,緊隨其后的是商品損壞(68%)、改變主意或不喜歡商品(49%)、收到錯誤商品(47%)等。
退貨常見原因是尺碼問題 圖源:blueyonder
從數據上看,有很大一部分退貨原因都并不是主觀的,因此對零售商極賣家來說,如果最終目標是降低退貨成本,除了收緊退貨政策,也能從其他方面優化進而降低退貨率,例如收集數據提供更精準的尺碼、檢查發貨商品是否正確、降低商品在運輸中損壞的可能性等。
2.無奈之舉
實際上,退貨政策的收緊之所以會對美國消費者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也是有跡可循的。毫不夸張的說,近幾年來消費降級的風席卷了全球,很多消費者都捂緊了錢袋子,美國消費者自然也不例外。
據此前Simply Codes的一份研究顯示,在過去一年,有57%的美國消費者增加了促銷代碼、折扣或優惠券的使用,有62%的消費者會在網購時積極尋找并使用折扣碼,與此同時,有83%的消費者表示,未來在網購時還將更頻繁地使用折扣碼。
美國消費者增加優惠券代碼使用 圖源:Simply Codes
但平心而論,站在零售商以及賣家的角度上來說,收緊退貨政策也是不得已為之的一個舉措,畢竟退貨產生的成本,是一座“隱形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此前,Narvar發布了一項售后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在受訪者中,39%的美國消費者每月至少退貨一次,光是在2023年,美國退貨商品價值就達到了驚人的744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3億元。
四成美國人每月至少退貨一次 圖源:PR Newswire
除了退貨,甚至有一些消費者會利用平臺的免費退貨政策,用廉價、盜版、廢棄的商品替換購買的商品進行退貨,導致賣家損失進一步加劇。
總的來說,收緊退貨政策其實不是一件壞事,這能一定程度上杜絕一些“羊毛黨”,但消費者想要更好的購物體驗也無可厚非,對平臺和賣家來說,如何衡量這個“度”,是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退貨政策收緊,美國消費者購買意愿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