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T遞延,又叫財政清關(Fiscal Clearance),指當貨物進入歐盟申報國,而目的國為其他歐盟成員國時,可選擇VAT遞延的方式,即收貨人在進口貨物時無需繳納進口增值稅,而是通過稅務遞延到最終配送國家。
以海運為例,如果我們要發一批貨去德國的不萊梅,按正常渠道應該先把貨發到的德國基本港漢堡,再由德國代理清關和派送。但這樣的話,就需要在清關的時候由shipper或者consignee去支付VAT(根據協議),這就起不到延遲繳納進口增值稅的效果。
但是,如果先把貨物發往其他國家,如比利時或者荷蘭,在那不勒斯或者鹿特丹進行清關,收貨人就只需要先繳納關稅,無需繳納增值稅。通過稅務遞延申報,將稅務遞延到德國,從而合理合規的達到延遲進口增值稅的支付來節省現金支出的目的。
通俗易懂一點,遞延,就是您在清關的時候海關只收關稅,免收VAT,等到您出售了商品才交VAT,這樣資金流轉更靈活,尤其當您貨值高的時候。
做了遞延,就無法抵扣VAT稅金了,因為正常抵扣的原因是您在清關的時候交了VAT稅金,后續貨品在亞馬遜上銷售的時候又被代扣代繳了稅金,重復交稅了才抵扣。而遞延,就是申請清關的時候不交VAT稅金,清關的時候沒有交,也就不存在重復交稅,所以就無法抵扣VAT稅金。
歐洲市場無疑是賣家們的主戰場,大多的精準大客戶都集中在這里。那么歐洲各國的進口清關就必須了解了。現在常見的是自稅和雙清包稅兩種方式。那么兩者有什么區別呢?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
1、自稅清關
自稅不難理解,就是指亞馬遜平臺或其他電子商務平臺的賣家使用在歐洲當地申請的稅號(VAT+EORI)提供給貨運代理作為清關;清關后的稅款(關稅和增值稅)將實際報告給客戶。將收取一定的預付稅費,一般為1%-3%。
VAT即Value Added Tax,是繳稅時的納稅識別號,賣家注冊了VAT稅號,運輸后就能申請進口增值稅的抵扣。
EORI全稱是Economic Operators Regist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是歐盟國家內清關必備的歐盟稅號,可以在全歐盟通用。
這兩個號是都需要有的,VAT號是區分國家的,不同的國家需要分別注冊,EORI號通常由稅務代理在申請VAT稅號時一并申請,而EORI號只需一個即可。
2、包稅清關
包稅不需要賣家提供VAT和EORI,貨運代理在歐洲注冊稅號(VAT+EORI),賣家使用貨代的稅號清關。產生的稅由貨運代理承擔。稅款產生后,由貨運代理承擔,不收取賣家稅費。賣家需提供清關用到的相關資料,以便于清關效率。
歐洲通關,在一定條件下,可運行通關延期模式,即進口VAT(增值稅)可延期繳納,在目的國銷售產生后再繳納,這也能節省賣家的資金流動。
在遞延合規的情況下,VAT將在最終銷售后向當地稅務局繳納VAT銷售(19%-25%不等,取決于每個歐洲國家)。
如果清關不延期,VAT將在最終銷售后支付VAT銷售,然后進口VAT將在每個月或每個季度自動退還給賣家。
無論是遞延清關還是不遞延清關,最終產品在平臺上銷售后,都需要向當地國家稅務局繳納VAT銷售,最終只需向當地稅務局繳納一次。
一些貨運代理會選擇比利時、荷蘭等港口(海運+空運)、匈牙利、捷克等東歐國家(鐵路+卡航)進行遞延清關,但不繳納進口VAT,只繳納進口關稅(Duty)。
3、包稅清關風險
1)為了少繳關稅,一些貨運代理會低申報,存在海關檢查的風險。隨后,相信貨運代理會通過其他模式將一系列罰款、倉庫租金等轉移給客戶,如產品質量問題。
2)部分貨運代理會錯誤地申報產品,選擇使用關稅為0的海關代碼,存在海關檢查的風險。此后,一系列罰款、倉庫租金等也將轉移給賣家,如產品質量問題。
3)為了少繳納進口關稅,一些貨代會申報少量,導致其他風險增加。
4)如果某些貨代的稅號有問題,通關將被卡住,最終風險承擔者仍然是賣家。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什么叫做VAT遞延(自稅與包稅清關有什么區別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