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0日零時起,德國法蘭克福、慕尼黑、柏林等十處機場地面服務人員開始舉行為期24小時的罷工,漢堡機場已提前于當地時間9日上午起舉行罷工。罷工將導致上述11處機場10日當天總共約3400個航班被取消,50余萬旅客無法按計劃出行。

這次罷工是由德國服務業工會組織的,意在向雇主方施壓,以要求提高工資和減少工時。他們的工作涉及旅客安檢、人員、貨物和貨運檢查以及相關服務領域。目前,該行業的集體合同正在與德國航空安保企業聯合會(BDLS)進行談判,下一輪談判定于3月26日至27日舉行。
此次罷工覆蓋漢堡、不來梅、漢諾威、柏林、杜塞爾多夫、多特蒙德、科隆/波恩、萊比錫/哈雷、法蘭克福、斯圖加特和慕尼黑等十余個主要機場,德國機場協會(ADV)數據顯示:
?柏林勃蘭登堡機場:全日常規航班服務中斷,原計劃起降的680架次航班全部取消;
?法蘭克福機場:歐洲第三大航空樞紐單日運力暴跌82%,僅執行175架次航班;
?慕尼黑機場:貨運業務完全停滯,巴伐利亞州汽車產業供應鏈告急。
德國機場協會總經理Ralph Beisel直言:“這場罷工切斷了整個國家的空中交通網絡。”

根據德國機場協會(ADV)的初步估算,僅因公共服務和地勤人員罷工,就可能導致超過3400個航班被取消,約510,000名乘客的旅行計劃受阻。
據德國航空管制局的數據,德國機場在正常日均處理約6000架次航班,同時還有約3000架次的過境航班。
法蘭克福機場的運營商Fraport警告稱,該機場將無法辦理旅客登機,甚至過境旅客也可能受到嚴重影響。原計劃周一執行1170次起降航班,涉及約15萬名乘客。
由于罷工,機場的所有正常運營將暫停,僅保留緊急服務。機場運營方呼吁旅客不要前往航站樓。與此同時,漢莎航空公司正努力制定替代航班計劃。

據悉,本次罷工的直接經濟損失已超過2.3億歐元(德國經濟研究所估算),而隱性成本——如品牌聲譽受損、供應鏈延誤等更難以量化。
在談判中,Verdi工會要求聯邦及市政雇主提供8%的工資增長,或至少每月增加350歐元,并提供額外的三天帶薪休假。然而,雇主方面尚未提出具體的薪資方案。

在航空安保領域,Verdi要求改善工作和健康安全標準,提供30天年假,并為輪班工作者提供額外休假,同時賦予員工自由選擇體檢醫生的權利,以應對強制性的職業健康檢查。
對此,BDLS的雇主方批評罷工升級:“這次涉及13個機場的罷工行動并不具有建設性,只是再次凸顯了工會的過度索取。”BDLS首席談判代表克里斯蒂安·胡貝爾(Christian Huber)表示,“我們在這一輪談判中,再次面對這樣的局面。”
人力與技術悖論:法蘭克福機場已部署150臺AI行李機器人,但自動化進程加劇勞資對立;
成本競爭力流失:德國地勤時薪比波蘭高出58%,促使漢莎航空將更多業務東移;
環保目標沖突:歐盟要求2030年前削減航空碳排放45%,與保障就業形成政策兩難。
這場持續24小時的航空業停擺,不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更暴露全球化時代產業鏈的脆弱性。

正如國際運輸論壇(ITF)專家Anna-Lena Hagen所言:”當勞資矛盾與地緣政治、技術革命疊加,航空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系統性重塑。”未來德國如何在產業升級與社會公平間尋找平衡點,將成為歐洲經濟轉型的風向標。
大量航班被取消,如 3 月 9 日漢堡機場近 300 個航班被取消,10 日預計有 11 個德國機場罷工超 3400 個航班被取消。這使得貨物無法按計劃搭載航班運輸,導致交付時間大幅延遲。
德國的法蘭克福、慕尼黑等機場是重要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罷工導致這些樞紐機場的航班運作混亂,貨物在中轉過程中難以實現快速、順暢的銜接,可能需要在中轉地等待更長時間,甚至需要重新規劃中轉路線。
此次罷工的漣漪效應迅速擴散至鄰國瑞士。由于德國機場是歐洲空中交通網絡的關鍵節點,其運營中斷直接影響了周邊國家的航班安排。瑞士當局報告稱,至少有100多架次原計劃通過德國轉機或起降的航班被取消,進一步加劇了瑞士國內及國際航線的擁堵狀況。
機場罷工使貨物無法及時裝卸和運輸,會在機場貨站大量積壓。在積壓過程中,貨物可能面臨存儲環境不佳、保管不善等問題,增加貨物受損、變質或丟失的風險。
貨物在機場或中轉地積壓,需要支付額外的倉儲費用。同時,由于運輸時間延長,貨物在途資金占用時間增加,也會帶來間接的成本上升。
目前,罷工仍在持續,何時結束尚未可知。百運網將持續關注事件進展,并及時更新相關信息。
百運網建議廣大跨境電商賣家&外貿朋友密切關注罷工機場及相關港口及鐵路運營狀態,及時追蹤貨物位置,優先處理高時效性貨物。若空運受阻,可靈活調整運輸方案,以免貨物配送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