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鼓勵類產業目錄(修訂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墩髑笠庖姼濉穼Α逗D献杂少Q易港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進行了修訂,在原有14大重點產業分類的基礎上,細分產業由原有143個擴容到171個。對此,中國銀行海南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少輝表示,自貿港鼓勵類產業目錄擴容,主導產業將迎更大發展空間。
王少輝認為,《征求意見稿》在《海南自貿港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基礎上進一步擴展,為海南自貿港主導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據了解,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是制度設計的重要內容,并且通過優惠稅收安排給予特殊支持,對注冊在海南自貿港并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2021年公布的《海南自貿港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對于海南自貿港產業投資方向、投資項目管理、產業發展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指引,也是享受海南自貿港稅收優惠的基本依據。2022年海南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熱帶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70%,較2018年提高17個百分點,作為海南經濟發展“主力軍”的地位日益凸顯。
王少輝介紹,《征求意見稿》仍采用“國家現有目錄+地區新增目錄”的體例結構,包括國家現有產業目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的鼓勵類產業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新增鼓勵類產業兩部分,產業分類仍與現行《海南自貿港鼓勵類產業目錄》一致,保持涵蓋了海南自貿港建設重點產業和領域的14大產業分類。但是在細分產業上,由原有143個擴容到171個,新增產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農、林、牧、漁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幾大行業分類。而且,《征求意見稿》特別是以制造業下新增和優化的產業為主,涉及通用設備(新能源生產專用車輛)制造、海上風電運營維護、光電子技術和產品開發制造等18個行業的擴容和優化,體現了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要求在海南自貿港產業政策方面的進一步落地。
在王少輝看來,《征求意見稿》突出了鼓勵高端、智能、綠色低碳的產業發展方向,為培育產業新發展動能預留空間。
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增加了光電子技術和產品制造研發、新型儲能技術開發和設備制造、8 兆瓦及以上海上風電機組技術開發與設備制造、海水淡化技術裝備研發、利用衛星提供通信傳輸的系列應用服務技術研發、語言技術開發應用等產業,支持海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在發揮特色優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方面,農、林、牧、漁業大類下新增的水產養殖尾水治理、農業投入品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光互補等工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充分體現了結合自貿港產業特色、自然資源特點的生態型農業發展方向;海上風電運營維護、海洋碳匯、地質碳匯工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產品和技術開發新增鼓勵類產業有助于節能環保、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
在數字化產業轉型方面,新增城市智慧停車設施運營、智慧停車系統技術開發與運營、數字公路及智慧交通技術研發、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及智慧系統技術開發與運營等鼓勵類產業,有利于優化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王少輝認為,《征求意見稿》疊加自貿港政策制度優勢,推動海南自貿港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主要交匯點。截至2023年8月,海南市場經營主體數量超過320萬戶,增速連續42個月位列全國首位。“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在自貿港封關運作準備工作加快推進的形勢下,《征求意見稿》擴容優化,有利于增強海南自貿港產業發展聚集效應,吸引國內外更多產業主體入駐?!蓖跎佥x說。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