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外貿領域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拓展外貿發展空間,近日,寧夏政府第113次常務會通過了《關于推進全區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寧夏外貿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建成5個要素集聚、主體多元、服務專業的跨境電商線下產業園區,租賃建設海外倉5個,海關特殊監管區保稅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對全區貿易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若干措施》圍繞跨境電商、海外倉、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市場采購、海關特殊監管區保稅業務、離岸貿易等六個方面,重點從培育外貿新業態主體、推廣外貿領域數字化應用、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支持海外倉建設、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培育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支持海關特殊監管區發展保稅業務、穩步推進離岸貿易發展、創新貿易便利化服務、加強人才保障、落實財稅政策、強化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了12條具體措施。
針對寧夏跨境電商發展路徑不夠明晰、綜合服務體系不完善的短板問題,《若干措施》提出,建立健全跨境電商建設協調服務保障機制,完善銀川跨境電商綜試區“兩平臺六體系”功能,強化銀川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服務能力,依托銀川綜合保稅區、公鐵物流園,構建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
同時,面對寧夏企業出口市場分布特點,提出支持全區企業在歐美等傳統市場、“一帶一路”國家、RCEP成員國市場布局建設海外倉。針對寧夏現有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不足以支撐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現狀,《若干措施》提出,引入資源整合能力強的龍頭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在寧開展業務,支持羊絨、枸杞、氰胺、金屬錳等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占有率的外貿專業公司在細分領域做大做強。
此外,《若干措施》還立足當前外貿新業態發展中面臨的貿易便利化服務水平較低、融資難等現狀,從便利化服務、財稅政策、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推動商務、海關、稅務、外匯等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提升便利化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既有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作用,深化貿易金融聯動服務機制等具體措施,進一步營造良好環境,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更好發展。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