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遇危機
在中美科技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的背景下,這場針對頭部硬件賣家的調查,不僅是單一企業的危機,更折射出中國跨境賣家出海美國市場面臨的系統性風險。
日前,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肯·帕克斯頓宣布,他已對網絡設備制造商TP-Link Systems Inc.(“TP Link”)展開調查,指控其可能協助獲取和濫用美國消費者數據。
對TP Link展開調查?圖源:insurancejournal
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表示,調查將審TP Link是否誤導了消費者關于其獨立于中國的程度、其技術是否比同類國內競爭對手存在更嚴重的漏洞,以及其設備是否違反德克薩斯州隱私法不當收集或披露消費者數據。
TP-Link成立于1996年,最初成立于中國深圳,現已成為美國領先的辦公網絡設備供應商,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的Wi-Fi提供商之列,公司致力于提供創新產品,通過更快、更可靠的連接改善人們的生活。
截至目前,公司產品已涵蓋各類路由器、適配器、移動電源、USB集線器、智能家居設備等,在全球超過170個國家為客戶提供服務,并不斷擴大其全球版圖。
TP-Link部分產品品類?圖源:TP-Link
實際上,早在2005年TP-Link就開始了全球化擴張,并在2008年成立美國普聯分公司,二者區分開了區域化運營。但即便采取本地化運營,仍難以擺脫“身份標簽”的困境,光是今年,就不是美國市場首次對其展開調查。
今年5月,肯·帕克斯頓就威脅要對包括TP-Link在內的多家中國公司采取法律行動,指控它們侵犯了德克薩斯州居民的隱私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TP-Link剛剛從一場漩渦中脫身,專利訴訟的余痛仍在灼燒。原告方NETGEAR指控TP-Link在12款路由器產品中侵犯其5項Wi-Fi技術專利,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交了投訴,國際貿易委員會初步裁定TP-Link的產品確有侵權嫌疑。
根據當地法律的規定,一旦存在侵權事實就可對涉案產品發布有限排除令,換句話說就是TP-Link相關產品或將被全美禁售,面對如此大的風險TP-Link選擇了花錢消災。這場拉扯了一年多的侵權案最終以TP-Link支付原告1.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億)和解金畫上了句號。
TP-Link支付和解金1.35億美元 圖源:Law.com
2.困境待解
近年來,美國監管層、本土企業對中國賣家忌憚萬分,也開始通過各式各樣的方式試圖阻止我們的發展,例如以數據安全為由的調查、本土企業主導的專利訴訟等。
在這樣大的背景之下,TP-Link的遭遇并非孤例,更像是跨境賣家出海美國市場的縮影。
此前,深圳大賣Bambu Lab拓竹科技被全球3D打印巨頭Stratasys起訴專利侵權的事件也鬧得沸沸揚揚,受到了大量的關注。
詳細來看,Stratasys在美國東區地方法院對6家中國3D打印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稱這些公司未經授權使用了自己的多項專利技術,嚴重侵犯了其知識產權,并且還指控拓竹Bambu Lab的服務器在中國,存在安全漏洞。
Stratasys Fortus 450mc和 Bambu Lab X1C 圖源:3dprintingindustry
大多數情況下,專利訴訟的最終結局往往是“被迫和解”,巨額和解金成為繞不開的枷鎖。
例如2023年12月,道通科技與美國博世公司的專利糾紛以和解告終,道通科技需支付超2億元人民幣的和解金,要知道2023年前三個季度該公司的凈利潤為2.67億元,意味著這筆和解金幾乎吞噬了其大半年的利潤。
道通支付超2億和解金 圖源:道通科技
甚至還有更殘酷的情況,例如此前被美國法院判定為商業秘密侵權的海能達,因不滿判罰先后在北京、廣州、深圳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起訴原告摩托羅拉公司,但結果卻是不僅要向美國法院繳納巨額返款,還被強制要求全平臺下架所有有關商品,損失慘重。
海能達對講機產品被全球禁售?圖源:海能達
面對突發調查與訴訟,快速響應是減少損失的關鍵。對于證據不足的訴訟,可通過質疑專利有效性爭取勝訴;倘若確有侵權風險,應盡早啟動和解談判,避免訴訟周期過長導致損失擴大,最大限度降低對經營的干擾。
總而言之,TP-Link遭遇的多番調查,揭開了中國跨境賣家出海美國市場的真實困境。但危機中往往蘊藏著轉型機遇,合規能力與技術實力才是跨境出海的“硬通貨”,那些能夠主動適應規則、構建核心能力的企業,終將在博弈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