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眼鏡成新爆品
在TikTok Shop日本站,一批賣家已經找到狀態。
最近,一款售價50元左右,支持播放音樂、語音通話等智能操作的眼鏡在TikTok日本市場掀起消費熱潮,成為數碼賽道的新爆品。
三方平臺數據顯示,這款智能眼鏡上架已有3月時間,應該是日本開站時期便上線的新款。該款智能眼鏡初期銷量相對平淡,但進入9月,業績直線上升,7天就賣出1.1萬件。目前總銷量突破2.3萬件,達成銷售額約447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8.75萬元)。
智能眼鏡銷售火爆?圖源:Echotik
據了解,這款智能眼鏡來自一家跨境店鋪PAXA。受眼鏡銷量上漲推動,店內其他產品如無線耳機、電動剃須刀、便攜小風扇等也迎來銷售高峰,促收達數十萬人民幣。對于一家開業頂多百天的小店而言,這樣的成績足夠亮眼。
從成交渠道來看,這家小店主要靠達人帶貨出圈,全店累計5582萬日元銷售額中,超過一半來自達人帶貨,剩余部分則由商城商品卡、店鋪主頁、櫥窗、搜索等渠道推動,即短視頻和直播以外的所有渠道,自營賬號收入為零。
成交來源占比?圖源:Echotik
再來看達人帶貨內容,總體上構成簡單。博主在騎車、外出等場景下展示智能眼鏡,產品功能大多靠解說,較少有進一步的細節呈現。比如一位粉絲5000多的尾部達人,其發布的一條帶貨視頻時長25秒,內容只有博主戴眼鏡的畫面,若是沒開聲音,可能還會以為是一條顏值向的短視頻。但這條視頻帶貨約20萬人民幣,轉化效果十分突出。
同時,一些帶貨效果較好的視頻還呈現出“硬廣”的特點。比如目前帶貨GMV最高的一條達人視頻,全程都有一句購買指引,將觀眾引進小黃車鏈接。
博主推薦智能眼鏡?圖源:TikTok
雖然這些視頻帶貨效果突出,但其“硬廣”模式值得留意,由此引導的客戶購買可能較多沖動消費,給售后增加負擔。如果產品質量不過關,在處理退貨之時,賣家還可能面臨賬戶健康風險。
當然,作為新站點,日本市場還有很多新玩法尚待挖掘,這需要賣家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學習、精進。不過,從目前市場狀況來看,好的產品依然是出圈利器,也是TikTok營銷得以發揮作用的關鍵支點。有意拓展日本業務的賣家,還需根據市場定位,打造契合新本土需求的優質產品。
二、日本電商加速發展
智能眼鏡爆火,除了賣家努力拼搏,日本市場的強大消費力也提供了重要動力。
市場研究機構ECDB的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電商市場規模約為1099.71億美元,是僅次于中國、美國和英國的全球第四大電商市場。預計今年,同比增幅將在5%-10%之間,即2025年日本電商市場規模將達1154億美元-1209億美元。
在此規模下,TikTok賣家進入日本市場,自然能有一定的發展支撐。據數據分析平臺Kalodata的數據,TikTok Shop日本站上線首月,GMV突破1600萬元。其中,智能眼鏡所在類目,手機與數碼營收排名第二,僅次于美妝個護。
TikTok Shop日本站首月GMV前十大類目 圖源:Kalodata
另外,家電、女裝與女式內衣、玩具和愛好也是營收排名前五的類目。這個類目分布,與TikTok Shop其他站點有不少相似處,說明TikTok Shop日本正步入正軌。
當然,TikTok Shop得以快速落地日本市場,賣家產品得以迅速出圈,背后也離不開TikTok已經建立起來的社媒用戶規模。目前,在日本,TikTok月活已超3000萬,且年輕一代用戶占比較高,在青少年、20多歲、30多歲人群中,TikTok使用率分別為70%、52%和30%。
在TikTok Shop之外,傳統電商平臺保持優勢地位,比如亞馬遜、樂天、雅虎。日本EXCREE株式會社發布的報告指出,在1500名20-69歲消費者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常使用亞馬遜和樂天購物。其中,樂天占比59.2%,亞馬遜占比58.9%。
樂天購物和亞馬遜在日本最受歡迎?圖源:netshop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日本市場釋放出監管收緊信號,日本財政部表示將考慮調整進口小額商品的免稅政策,并對這些商品加收消費稅,預計2026年將制定出詳細的稅收新規。目前,進入日本的價值低于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6.32元)的國際商品免征關稅和消費稅。
日本將對小額進口商品加稅?圖源:yomiuri.co.jp
總的來看,把戰線拉長,日本電商市場潛力值得期待,跨境賣家若能借增長東風,成功拓展日本業務,也不失為全球化布局的關鍵一步。但與此同時,市場挑戰可能升級,未來賣家或許要面對更多變化。綜合權衡下,賣家還需謹慎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