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Bay被指擅自發送折扣券
Temu、Shein等跨境平臺靠低價橫掃各大市場,巨頭亞馬遜去年也推出了自己的低價商城,海外市場似乎已經被一股名為“低價內卷”的硝煙覆蓋,這種趨勢給其他平臺上了不少壓力。
在同行為卷低價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同時,eBay也在想方設法為消費者提供更實惠的商品選擇,不過,據賣家反映,這家老牌電商平臺似乎有些用力過猛了。
eBay打折界面 圖源:eBay
近日,有eBay賣家投訴稱,eBay平臺未經同意就擅自向消費者提供折扣優惠或者自動調整商品價格,導致相關賣家利益受損。
具體來說,一位eBay賣家表示,eBay平臺在8月向其意向消費者提供了20%的折扣,而賣家本人卻毫不知情,也并未同意或設置該優惠;另一位賣家則指控稱,其固定價格商品被eBay系統自動降價10%出售,訂單上更是顯示“賣家發送優惠”,但該時段賣家正在外出,并未進行任何降價操作,最終虧損。
更糟糕的是,這種情況并非偶然,此前就有不少eBay賣家遇到類似經歷。
在某社交論壇上,一名eBay賣家就發布帖子控訴稱:“eBay平臺未經我的同意就直接以我的名義向一位買家發出了報價。原價80美元的商品,買家卻以50美元的價格奇跡般地買下了。”這位賣家還強調稱,他從來不做促銷活動,也從不發送報價,并且大概10年前就禁用了最高報價功能。
賣家投訴eBay未經同意發送折扣 圖源:reddit
同一個論壇上,另一位賣家也表示其商品售價低于標價45美元,聯系eBay客服后平臺給出的解釋是:“由于賣家店鋪中某些商品的價格高于其平臺上的正常價格,因為eBay決定向買家發送商品報價?!?/span>
另一位賣家的投訴帖 圖源:reddit
對于這些賣家遇到的情況,有人認為是平臺算法和政策調整所致,或者是由于店鋪的“自動發送折扣報價”功能被默認開啟。
但也有賣家覺得這是因為eBay對賣家?listings控制權持續增強,從定價、展示到交易規則均由平臺主導,賣家自主權被削弱。另有評論稱,eBay盈利依賴廣告、listing?費及促銷成本,而非賣家銷售額,提供折扣或者下調價格可能是為增加流量提升廣告收入。
二、平臺爭相卷低價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賣家的指控都沒有得到平臺官方回應,因此具體是什么原因導致商品降價尚未可知。唯一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消費者支出持續縮減,eBay正在通過低價策略來應對市場變化。
今年7月,eBay就發布消息稱,將把除汽車、摩托車、分類廣告和房產之外所有商品的買家保障固定費用從每件0.75英鎊大幅下調至0.1英鎊,旨在降低低價商品成本;8月,eBay邀請部分賣家參與夏末促銷,并要求參與賣家提供20%的折扣券,eBay將自動激活其庫存優惠券。
eBay要求賣家提供20%的夏季促銷折扣 圖源:ecommerce bytes
客觀來看,eBay加入低價競爭也是無奈之舉。通脹背景下,價格敏感度提升的消費者顯然更青睞低價商品。有數據指出,表示愿意為熟悉的品牌支付更高價格的消費者比例已從2020年第二季度的52%下降到今年的48%,更具性價比的低價商品、白牌商品或者二手商品的受歡迎度則在上漲。
消費者對性價比越發關注,價格競爭自然也就成為電商平臺爭奪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
除了Temu、Shein等本來就以價格見長的平臺,亞馬遜也加入了這波內卷浪潮。
去年年底,亞馬遜低價商城在移動端悄悄上線,官方名稱為amazon haul,主要涵蓋女士、男士、首飾、家居、美容等15個類別,并且價格大多比較實惠,個別產品的價格甚至比Temu還要低。除了極致的低價外,亞馬遜低價商場還承諾為消費者提供多種滿減優惠方案,包括25美元內運費全免、50美元優惠5%、75美元優惠10%等,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低價商品頁面 圖源:亞馬遜
更早之前,亞馬遜還在搜索結果和產品詳情頁上新增了“Not competively priced”(價格沒有競爭力)以及“Competitively priced”(價格有競爭力)標簽。相當于直白地告訴消費者,這個商品的價格到底劃不劃算。如果賣家不想因標簽喪失潛在客戶,降價是唯一的選擇。
總而言之,電商平臺在低價競爭上越卷越狠,不過,雖然這些舉措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但也不可避免的加劇了平臺賣家之間的競爭??梢灶A見的是,未來隨著低價內卷持續升級,跨境賣家必須更靈活地調整運營策略,才能在這場激烈的價格戰中贏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