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境電商”買單出口”將徹底終結?
這幾天,國內跨境電商圈發生了一場不亞于“行業地震”的大事兒——從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國內代理出口企業預繳申報時,須同步報送實際貨主的基礎信息與出口金額。
如果大家細細品味,跟直擊跨境一樣不難發現這里面有一個通過外貿綜服企業掛名、市場采購貿易集拼、借用第三方資質清關等行業長期存在的“巨大漏洞”將被堵上。
即:接下來跨境電商賣家“買單出口”恐將成為歷史!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5年7月7日,據直擊跨境了解到國家稅務總局正式發布了2025年的第17號公告的顯示,10月1日起,代理出口企業預繳申報時,須同步報送實際貨主的基礎信息與出口金
公告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該公告還舉例一個非常清晰的案例:就是當A公司代理B公司出口1000萬元貨物,需申報10萬元代理費并披露B公司信息,否則A公司需為1000萬元繳稅;多級代理場景中,最終實際貨主信息也必須穿透申報。
具體來看,接下來以代理(含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方式)出口貨物的企業,預繳申報時要同步報送實際委托出口方基礎信息和出口金額情況。
如果相關代理企業未準確報送,將作為自營方式,由其承擔相應出口金額應申報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實際委托出口方指貨物實際生產銷售單位。這表明,通過“買單出口”的主體,報關代理企業或實際委托出口方都需承擔企業所得稅申報責任,此為國稅總局針對“買單出口”亂象制定的約束條款。
為何如今國家稅務總局突然嚴打“買單出口”、要求代理出口企業預繳申報時須同步報送實際貨主的基礎信息與出口金額呢?
其實在大家真正理解“買單出口”模式后,就會知道國家為何在跨境電商行業度過野蠻增長期、藏富于民、及讓數以千萬計的從業者成長起來后,現在選擇規范其健康發展了。
“買單出口”其實說白了就是通過偽造或購買其他進出口公司的包括通關單、報關單、報關委托書、裝箱單、商業發票、外銷合同、報檢委托書、存倉委托書等通關單證的一種違法行為。
總之一句就是,“買單出口”極易導致騙稅、逃稅和非法買賣外匯、逃匯、逃證、逃費等違法案件的發生,進而嚴重影響國家出口業務的健康發展。
其實早在2024年,當時深圳多家出口企業因為出口的產品不符合出口退(免)稅政策的規定,同時它們在申報銷售額時存在不實之處后,當時深圳稅務機關認定,這些出口企業采用了“買單報關”的方式進行出口。
隨后又被要求在規定期限內補繳稅款。
當時,深圳稅務部門要求相關出口企業(單位)于2021、2022、2023、2024年出口貨物不適用出口退(免)稅政策,且申報時未如實申報銷售額,限你(單位)自收到本通知之日起15日內完成更正申報并繳納稅款。
對于此次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代理出口必須申報實際貨主信息”監管新政最核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隨著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我國外貿的核心引擎、及拉動經濟外循環的一駕重要馬車,在經過十多年野蠻增長后接下來一方面需要政策引導合規發展,當然另一方面也需要行業為國家稅收貢獻自己應盡的一份責任。
二、有賣家被開出1.1億元巨額罰單!
所以接下來國內跨境電商從業者一定要趕緊合規經營,這里直擊跨境再給3點建議:
1、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稅費需依法繳納。
2、補貼申請材料與業務單據必須一一對應 。
3、最重要的是在選擇物流、報關等服務商時需核查其資質。
除了從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國內代理出口企業預繳申報時須同步報送實際貨主的基礎信息與出口金額外,大家也要關注下美國嚴厲打擊跨境電商第三方賣家濫用“美國制造”(Made in USA)標簽的行為。
最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突然向亞馬遜、沃爾瑪等電商巨頭發出正式警告函,要求相關平臺一定要嚴格管理其平臺上的第三方賣家濫用“美國制造”(Made in USA)標簽的行為。
具體要求亞馬遜、沃爾瑪等零售巨頭審查平臺上凡是商品標注“Made in USA”必須滿足“全部或幾乎全部在美國生產”的硬性標準。
為此,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自2021年實施《美國制造標簽規則》以來,據說已經對11起虛假標簽案件累計開出1580萬美元罰單(1.13億元人民幣),平均單案處罰金額達143.6萬美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猜測,亞馬遜或將在7月底啟動新一輪專項審查,涉及數百萬商品的標簽合規性核查。
隨著國家稅務總局嚴打“買單出口”(要求代理出口企業預繳申報時須同步報送實際貨主的基礎信息與出口金額)、以及美國嚴打跨境電商平臺第三方賣家濫用“美國制造”(Made in USA)標簽行為等種種合規風暴,不僅揭開了跨境電商行業長期存在的逃稅、標簽造假等違規亂象,更預示跨境電商發展已然不然合規深水區。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