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端手機殼風靡市場
在這個什么東西都有可能造出來的時代,光靠實用價值已經不足以支撐市場發展。即便是一個小小的手機殼配件,也總有賣家能玩出花來。
手機殼品牌Burga便是如此。2016年,Burga成立于立陶宛,創始人是兩位注重時尚生活的年輕人。在這種理念下,Burga將手機殼定義為“可穿戴的畫布”,為其賦予社交價值,把手機殼從單一的功能性產品升級為時尚生活單品。
也因此,Burga在面世后,便受到了一眾年輕用戶的青睞。據了解,2022年時,Burga年銷售額就超過了2100萬美元(約合1.5億元);到2023年底,累計銷售額超2億美元(約合14.35億元);今年3月,Burga僅靠獨立站渠道,就實現了銷售額約390萬美元(約合2798萬元)。其吸金能力之強,不可謂不驚人。
Burga手機殼 圖源:burga
單拎產品來看,Burga的高營收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高售價。在Burga獨立站,所有手機殼價格基本都在50美金以上,一個貼在背后的支架也要20多美金。就這個定價而言,Burga應該算得上手機殼界的“奢侈品”。不過Burga的手機殼外觀設計豐富亮眼,材質選用頗有講究,包裝非常精美,而且提供定制服務,整體消費體驗還是不錯的。
當然,Burga專注高端市場,自然是少不了要在營銷方面多下功夫。在Instagram,Burga主要發布產品宣傳海報,也時常結合熱點話題出推文,比如帶著Labubu同色系的手機殼出門;在Youtube,Burga一般發布精心制作的品牌廣告,以及適合快速傳播的短視頻,既營造起Burga高端的品牌形象,又通過短視頻傳播擴大品牌聲量。
Burga社媒流量較好 圖源:Instagram
加上TikTok等社媒,Burga在各大流量平臺擁有大幾百萬粉絲,品牌影響力可見一斑。也正因如此,在主流電商平臺之外,Burga獨立站也做得風生水起。
網站分析平臺Similar Web數據顯示,今年7月,Burga訪客量達到150萬,其中直接流量占比近半,達45.83%;其次是有機搜索和付費搜索,占比超過40%。這說明,盡管價格昂貴,但Burga的產品依然深受歡迎。
獨立站直流占比高 圖源:Similar Web
現在,有了手機殼品類做支撐,Burga又進一步拓展了耳機殼、iPad殼、水杯、眼鏡等新品類。在這種時尚單品理念的推動下,Burga的未來,或許是一個包攬各種配件的“時尚”品牌。
二、手機殼市場需求旺盛
坦白來說,Burga能把手機殼賣得又貴又火,與這背后龐大的市場需求息息相關。
現代生活,無論工作還是娛樂,都離不開手機;無論出于保護手機還是美觀需求,都要給手機裝上一個手機殼。從這個層面來說,手機殼本身就是一個剛需產品。
也正是在此基礎上,在所有人都需要一個手機殼的市場環境下,一個充滿設計感、高貴奢華的手機殼,就更能體現或被輕松賦予社交價值、情緒價值,并吸引那些需要這些價值的人群。由此一個手機殼成為代表某種生活理念或消費理念的單品,為品牌提供高端化的發展路徑。
眼下,在國產賽道,也不乏一些走高端路線的手機殼品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家,莫過于由香港小伙創立的CASETiFY,不僅價格算得上市面最貴,營收水平也幾乎是一騎絕塵。
CASETiFY手機殼 圖源:asetify
2021年時,CASETiFY年營收就達到1.2億美金;到2022年時,CASETiFY手機殼累計銷量超過1500萬件,年銷售額約3億美元,每年都保持著成倍的增長速度。未來,CASETiFY的目標是將年銷售額提至數十億美金,穩坐全球手機殼行業的龍頭位置。
CASETiFY 年收上億美金 圖源:CNBC
在CASETiFY之外,PITAKA也是一家在高端市場如魚得水的國產品牌。這個品牌的背后是一位獨立搖滾音樂人和一群設計與技術狂熱者,主打就是一個小眾與個性。
在選材上,PITAKA堅持走自己的路,從眾多材料中選中輕薄且強度高的芳綸纖維,這種材質做出來的手機殼往往擁有近乎裸機的極致手感,體驗極佳。當然價格也很亮眼,一個手機殼要大幾百塊。截至目前,PITAKA已在全球擁有超過165萬用戶,年銷量近百萬。
PITAKA官網 圖源:ipitaka
可以看到,手機殼作為一個需求極高的品類,為品牌與賣家提供了無限的發展機會,幾百塊的手機殼也能賣出上億美金的年銷售額。這說明,即使是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品類,在找準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并將其轉化成品牌競爭力,再小的品類也能闖出一片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