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印尼爆紅
在全球化浪潮中,越來越多中國品牌在海外“攻城略地”,憑借過硬的實力走在行業前列,為即將要出海的品牌樹立了標桿。
2015年,中國雪糕品牌艾雪(Aice)正式進入印尼市場,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淀,截至2024年,艾雪已成功在東南亞冰淇淋市場站穩腳跟,實現了年營收超30億,穩居東南亞傳統渠道第一、全渠道第二。
Aice主頁 圖源:Aice
說起來,艾雪的故事始于2014年,彼時蒙牛創始人牛根生遠赴印尼考察,立刻洞察到當地冰淇淋市場的巨大潛力,回國后便決定成立一個出海品牌,艾雪應運而生。2015年,艾雪總裁王嘉成帶著一支團隊來到印尼,開啟了艾雪的出海之旅。
起初,艾雪出海并不順暢,由于當地消費者對新品牌的接受度不高,再加上印尼農村的小商店極少有冰柜,王嘉成選擇帶著團隊伙伴抱著泡沫箱,走街串巷地賣冰淇淋,在推廣品牌的同時也在確定當地人的口味。
艾雪早期沿街叫賣冰淇淋 圖源:China Daily
王嘉成說,“當地人看到我們這些‘外國人’背著泡沫箱推銷冰淇淋,都感到非常驚訝,嘗了冰淇淋后說:‘這個味道很好,但我們從來沒見過這個牌子。’”
日積月累,品牌開始被更多消費者認識,艾雪團隊也開始聯系當地小商店,提出補貼電費,把艾雪冰柜放進了本地人的小商店里。再之后,終于有消費者開始主動在超市詢問是否有艾雪的產品,這意味著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而后續艾雪也成功進入了印尼的便利店等主流連鎖渠道。
隨后,艾雪又印尼搭建起自己的工廠,在接受央視采訪時王嘉成表示,目前艾雪已經在東南亞建立了四個現代化冰淇淋生產工廠,每年可生產25億支冰淇淋,為印尼50%-60%的消費者帶來中國品質的冰淇淋。
艾雪總裁接受央視采訪 圖源:CCTV
從印尼起步,花了大概9年的時間,艾雪將業務鋪到了菲律賓、泰國、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出海的步伐越來越大。
2.瞄準下沉市場
客觀來講,艾雪能成長為印尼第一的冰淇淋品牌,一方面得益于團隊的優勢,另一方面則是選擇了合適的切入點。
首先就是選擇了印尼市場,要知道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印尼橫跨赤道,常年高溫炎熱,這對冰激凌這個品類的發展來說是相當有利的;其次是抓住了幾乎空白的下沉市場,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抓住下沉市場滿足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對品牌發展來說也是益處多多。
據了解,艾雪進軍印尼市場之初便主打的是極致性價比策略,推出的冰淇淋產品低至2000印尼盾,約合人民幣還不到一塊錢,自然能快速俘獲當地消費者的心。
艾雪部分冰淇淋產品?圖源:艾雪
說到印尼的下沉市場,其實還有不少出海企業關注到了這一空白地帶,例如前些日子上市的蜜雪冰城。早在2020年,蜜雪冰城就在印尼萬隆開設了首家店鋪,依舊主打性價比,短短三年便斬獲 3000 家門店,且不少門店早已實現盈利。
蜜雪冰城開到印尼 圖源:新華網
需要注意的是,下沉市場的消費者雖然購買力相對較低,但他們對價格敏感、對品質有追求,且消費潛力巨大,對于跨境電商品牌來說,這或許會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總的來說,艾雪、蜜雪冰城等企業在印尼的成功,為很多出海品牌樹立了典范,隨著印尼電商的不斷崛起,相信今后也會有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該市場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