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獲大批違規商品
隨著電商市場加速發展,印度整頓電商合規的進程也更進一步。
消息顯示,近日,為了遏制不合規商品的分銷,印度標準局(BIS)對多家印度電商巨頭的倉庫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突擊檢查,范圍覆蓋勒克瑙、古爾岡和德里等多個城市。其中,印度電商平臺Flipkart和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是重點檢查對象。
從搜查情況來看,當前印度電商合規政策還是沒能徹底落實到位,不合規產品仍然存在。
印度標準局突襲電商倉庫 圖源:Indian Express
在月初對亞馬遜勒克瑙倉庫的突襲中,BIS查獲了215個玩具和24臺手持攪拌機,所有這些產品均未經過強制性BIS認證。隨后不久,BIS又在亞馬遜位于古爾岡的倉庫中找到大批未經認證的不合規產品,包括鋁箔、金屬水瓶、玩具、PVC電纜、食品攪拌機、揚聲器等等。
Flipkart倉庫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對Instakart Services Pvt Ltd運營的古爾岡Flipkart倉庫中,BIS查獲了534個真空隔熱不銹鋼瓶、134個玩具和41個揚聲器,這些產品也全部沒有得到認證。
Flipkart印度倉庫 圖源:Santiniketan Educational Academy
對此,BIS表示,未按要求通過強制性認證的產品可能對消費者構成重大安全風險,因為它們沒有經過獨立的第三方檢測以確保起符合最低安全和性能標準。目前,BIS已向涉事電商平臺發出通知,要求它們在確保所有產品提供給消費者前,都能獲得相應合規認證。
二、電商合規勢在必行
近些年來,隨著全球電商市場環境越發成熟,越來越的消費者開始轉向線上購物,印度市場也應時而起,加速騰飛。
根據ANAROCK發布的最新報告,印度電商市場規模將在2024年達到125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值將增值3450億美元,2035年進一步攀升至550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5%,遠超傳統零售增速。
電商市場規模將在2035年突破5500億美元 圖源:business-standard
然而,電商市場規模持續膨脹的背后,虛假評論、欺詐銷售、賣假販假等違規行為屢禁不止,成為市場健康發展的擋路石。
此前印度消費者事務部就披露了一則數據,2018年時,該國消費者幫助熱線(NCH)上登記的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投訴還不到10萬起,然而,五年時間過去,電商投訴量就激增366%,達到2023年的44.4萬起。
印度電商投訴量激增 圖源:inc42
由此可見,印度電商違規行為依然猖獗,加強市場監管勢在必行。
在廣大消費者的呼吁下,今年年初,BIS就聯手印度食品和消費者事務部制定了《電子商務——自治原則和指南》,要求對印度電商賣家進行徹底的檢查,以確保市場責任制和透明度,建立起更強有力的監管框架。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印度對電商市場管理愈發嚴格,更多合規政策還將逐步出臺和落地,賣家們要想在印度市場做長久生意,必得順應電商合規的大趨勢,切莫翻越雷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