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貨深受東南亞網購追捧
憑借出色的產品力以及過去幾十年的文化影響力,港貨在東南亞依然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根據中國香港貿發(fā)局最新發(fā)布的一項調查數據,在東盟六大主要市場,即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香港品牌及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這其中,年輕消費者尤其喜愛購買香港產品,對港貨的評價最高。
調查顯示,在香港出口東盟的各類電商產品中,消費電子產品最受歡迎,約有七成的消費者偏好購買;其次是時尚產品以及美妝個護,消費占比分別為38%和34%。
東盟六國購買港貨比例 圖源:香港文匯網
當然,這只是宏觀層面的消費趨勢,具體到各國市場,消費者表現又各有差異。比如在越南,消費者購買港貨的熱情很高,但消費支出在東盟主要六國里并不算突出;相比之下,新馬泰三國消費者不僅消費熱情高,而且消費力強勁。
數據顯示,有81%的泰國消費者表示過去12月內網購過香港產品,占比是東盟六國里最高。以香港電子產品為例,新加坡消費者每次購物的平均支出為371美元,泰國消費者的平均支出為276美元。
新馬泰三國消費力強勁 圖源:香港文匯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國香港特區(qū)政府將《電商易》資助地域范圍擴大至東盟10國,即東盟主要六國、文萊、老撾、柬埔寨、緬甸。在新財政預算案的推動下,香港中小企業(yè)將獲得更多在東盟開展業(yè)務的機會,繼續(xù)擴大港貨在東盟市場的影響力。
二、中國企業(yè)扎根海外
港貨加速出海東盟,這背后既受到市場反響強烈的推動,也離不開關稅等外部因素變化的影響。但無論是戰(zhàn)略主動,還是受外部因素牽引,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不止香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在加快步伐,邁向更深遠的全球市場。
去年,比亞迪位于泰國羅勇府的汽車工廠正式投入生產,該工廠年產能約15萬輛,包含整車四大工藝和零部件工廠。據比亞迪董事長透露,現在泰國每賣出三臺純電動車,就有一臺來自比亞迪。
比亞迪泰國工廠竣工 圖源:比亞迪官網
去年底,在巴西,美的第三家工廠正式投入量產。巴西副總統表示,美的這家新工廠是過去10年來巴西家電行業(yè)最大的投資項目。目前,在全球市場,美的已建成22個海外生產基地,其中東南亞已是美的海外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龍頭企業(yè)的出海動向往往也會對整個行業(yè)起到引領作用。一個企業(yè)出海開拓市場,一條產業(yè)鏈也緊跟著抱團扎根。
比如OPPO、vivo、小米手機在東南亞占據重要份額,它們的供應商企業(yè)奧海科技也加快配合海外供貨。去年7月,奧海科技在越南建立生產基地,到9月,基地的首批出貨計劃就已實現。
奧海科技全球布局 圖源:aohaichina
可以看到,在全球各地,中國企業(yè)都致力于加快建設步伐,力求扎根本土。盡管出海不是所有企業(yè)的必選項,但是否出海,正在成為更多中國企業(yè)的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