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尚商品退貨率奇高
說到服裝這一類目,不少人最先想到的便是那驚人的退貨率,電商巨頭和一些賣家甚至快要被逼瘋。
根據麥肯錫和時尚商業網站2024年底的一項研究,在網上購買的時尚商品中,高達30%會被退回,因為很多顧客會同時購買多種尺寸或款式,并退回其中大部分產品。
在TikTok上,這種現象尤為明顯,標簽#KeepOrReturn下有超過1100萬個視頻,不少用戶展示自己試穿產品的視頻,并詢問觀看者哪些產品應該保留或退回,這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更高的退貨率。
用戶詢問退回還是保留 圖源:TikTok
除了因尺碼問題退貨外,擺拍也成為拉高服裝退貨率的“兇手”。Zig Zag和Retail Economics的研究指出,服裝鞋類是退貨率最高的類別,有16%的受訪者承認他們購買服裝或鞋類只是為了在社交活動中短暫使用,還有15%的人是為了擺拍。
然而這樣的做法進一步拉低了零售商和賣家的利潤率。麥肯錫的另一項研究顯示,考慮到運輸、處理和修復成本,每個退回包裹的平均成本在21美元至46美元之間。有些商品一旦被退回,還可能無法進行二次銷售,這給零售庫存管理和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對于服裝類目的居高不下的退貨率,收取退貨費、拒絕高退貨率客戶的退貨申請、推出僅退款政策等,許多零售商選擇從退貨端入手,希望借此減少退貨帶來的成本損失。
REI禁止部分會員退換貨 圖源:9news
2、押注人工智能
不過這樣的方法終歸是治標不治本,消費者因尺碼問題同時購買多件服裝再退貨的情況依舊頻繁。好在伴隨著近幾年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商巨頭轉向AI,以此從源頭上解決服裝退貨難題。
例如法國初創公司Fringuant推出了一種AI驅動的算法,通過獲取顧客的身高、體重以及自拍照片,人工智能模型能在幾秒鐘內告訴購物者一件套頭衫“是否完美落在肩膀上”或一條褲子的臀部高度是否合適,這能讓購物者更好地了解最適合自己的尺寸。
AI尺碼建議工具 圖源:Fringuant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在使用AI工具后,其女裝品牌Maje的退貨量急劇下降。
同樣受到人工智能前景吸引的還有歐洲時尚電商巨頭Zalando,近兩年來,其通過AI等技術推出了一系列優化購物體驗的方案,用戶能根據精確的身體尺寸獲得個性化尺碼推薦。根據Zalando的數據,與不提供尺碼建議的商品相比,個性化推薦功能減少了高達10%的退貨率。
Zalando測試新AI技術 圖源:modaes
除了解決尺寸難題之外,還有電商平臺借助AI來幫助避免因運輸錯誤造成的退貨,并實現庫存盤點的自動化。
比如ID Logistics公司為訂單揀選員的推車配備了智能攝像頭,用于檢查從貨架上取回的產品的顏色或尺寸是否與訂單相符。如果員工拿錯了商品,設備會發出提醒。據統計,在不到兩年時間里,AI智能攝像頭減少了90%的錯誤包裹數量。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愈發成熟,這對電商業務的發展也相當有利。未來“AI+電商”會成為大趨勢,相關賣家也可以緊跟這波潮流,用AI來拓展生意,提升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