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舟山港綜保區進出口額達558.61億元,同比增長62.7%,在全國169個海關特殊監管區中排第34位,首次躋身排名前20%。以不到全市0.4%的土地,創造了全市約15.1%的進出口值,當前,舟山港綜保區已成為我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據了解,舟山港綜保區自2014年封關運作以來,始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水平,歷經十余年發展建設,形成了保稅倉儲物流、保稅加工、大宗商品貿易等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
基礎配套完善,發展特色強
經過多年建設,舟山港綜保區已建成可接卸40萬噸礦砂船的雙泊位和集裝箱、散貨碼頭并開通對日直航線、甬舟內支線等多條外貿航線;配套超過10萬方公共倉儲,5萬噸冷凍倉庫,擁有進境冰鮮水產品指定監管場地資質和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資質。
依托本島分區、衢山分區、普陀山國際機場,“兩港一場”的口岸資源優勢及多年打造形成的完備成熟的物流鏈,園區不斷做強保稅物流分撥業務,推動保稅船配項目、銅精礦項目、鐵礦石國際分撥項目及波音項目等持續發展壯大,外貿規模顯著提升。2024年舟山港綜保區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全面提升,在全國特殊區域中排名較上年分別提升12、7、14位。
創新驅動強勁,外貿活力足
舟山港綜保區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一系列創新舉措的落地實施,如:
“一票多車”貨物進出區、“兩步申報”貨物與普通貨物集拼入區等便利措施,有效提升通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
支持船配“急進急用”需求,優化監管流程,實現船配快速進出區。
創新實施保稅船用潤滑油“先出區、后報關”監管模式,通關時間平均縮短30%以上。
進口鐵礦石“先放后檢”“依企業申請”品質檢驗等舉措,不斷壓縮通關時長。通過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賦能區內企業深度拓展國際國內市場,園區外貿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2024年,綜保區成功搭建鐵礦石接卸、儲運、混配、分銷全貿易服務鏈條,順利開辟日本、越南、印尼等海外市場,鐵礦石國際分撥業務初具規模;保稅船燃加注量達726萬噸,實現穩步增長,舟山港穩居全球第四、全國第一船加油港。
服務機制健全,營商環境優
舟山港綜保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護航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發展。通過建立綜保區管理聯席會議機制,不斷深化信息聯動,強化企業運作事前事中事后風險聯控;深化政策解讀及問題聯辦等平臺搭建,強化助企服務聯動,推動監管服務體系高效運轉,累計吸引160余家企業入駐,不斷優化綜保區外貿結構,提升外貿質量。面對未來,舟山港綜保區已繪制出一幅清晰的發展藍圖。“2025年,我們將緊緊圍繞《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方案》,對標全市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大會工作部署,積極落實國家戰略,全力推進大宗商品特色綜保區和千萬噸級全球保稅船燃加注中心建設。聚焦大項目招引、高附加值產業集聚等重點任務持續發力,不斷推動產業鏈優化升級,全力培育開放型經濟新動能,為推動全市經濟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舟山港綜保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咨詢百運網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