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通棒爆火TikTok
作為內容電商的領頭羊,TikTok打造爆款的實力早已聲名遠揚。即便是不起眼的小眾產品,在這里也能尋得一席之地。
最近,一款單價10美元的鼻通棒在TikTok美區引發購物狂潮,Echotik數據顯示,過去30天內,這款鼻通棒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5萬,預估總銷售額超200萬美金,直接沖上TikTok美區熱銷榜榜首。
鼻通棒熱銷 圖源:Echotik
俗話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這款鼻通棒能迅速占領市場高地,背后自然是離不開品牌的各種營銷操作,而這一系列操作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專注。
一方面,這款鼻通棒的“開發人”BoomBoom本身就是一個小眾品牌,小眾到只有鼻通棒一款產品。這意味著無論是做營銷還是維持日常運營,BoomBoom的重點都只有一個,所有為此付出人力和財力的勞動自然也能收獲最完整的回報。
BoomBoom的所有產品 圖源:boomboom naturals
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單一產品也為BoomBoom的品牌運營減輕了不少負擔。比如BoomBoom的獨立站就做得很簡單,導航欄里只有三個菜單欄,購買產品、品牌介紹、創始人介紹。
另一方面,光靠產品垂直還不夠,BoomBoom還致力于從各個層面來證明這一點。比如在其TikTok賬號里,有不少視頻內容都是隨機邀請路人,試用鼻通棒并給出評價,主打一個持續、真實、有效。
BoomBoom邀請路人試用產品 圖源:TikTok
除了TikTok,BoomBoom也沒落下其他主流渠道。在亞馬遜上,BoomBoom的鼻通棒穩居鼻竇藥物類目BS榜第一,產品評價累計超過2.4萬條,銷售之火熱可見一斑。
二、小眾賽道黑馬輩出
事實上,像BoomBoom這樣專注又努力的小眾品牌還有很多,尤其是在TikTok社媒浪潮下,這種圍繞興趣建立的算法機制,讓更多蒙塵小店得以被市場挖掘。
比如去年底,一款比鼻通棒還便宜的電動挖耳勺在TikTok美區熱銷。在圣誕節當天的銷量榜上,來自兩家小店的電動挖耳勺均闖進前列,一個排名第四,一個排名第六。
電動挖耳勺在TikTok熱銷 圖源:Echotik
那段時間(11.26-12.25),兩家小店的電動挖耳勺月銷量都達到上萬件,銷量高的那家小店更是賣出了10.7萬單、110萬美金的超高業績。
差不多同一時間,一款集封口、切割功能于一體的迷你封口機也在TikTok美區熱賣,同樣也是單價較低,7美元左右。但銷量最猛時,一天能賣7000多件,日銷售額就接近5萬美金。
TikTok熱銷迷你封口機 圖源:TikTok
可以說,無論是鼻通棒、挖耳勺還是封口機,這類小眾產品走紅的背后,都有著一個亙古不變的定理,那就是這些產品雖然定價低,需求小眾,但市場需求卻是相對穩定的,甚至可以說是部分消費者的剛需。而TikTok Shop就是這些小眾產品與其受眾實現深度鏈接的重要渠道。
對賣家而言,這也不失為一種賣貨思路,選準合適的賽道,有效利用TikTok等社媒力量,用短視頻、直播等方式觸達更多受眾,小眾品類也能打出爆款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