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查小額進口包裹
眾所周知,跨境電商是一門包含了選品、營銷、跨境物流等多個流程的復雜生意。這其中,跨境物流之繁雜最甚,而且被動因素較多,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近日,歐盟委員會表示,其將對現有進口政策進行修改,對進入歐盟的大量廉價電商包裹實施嚴格監管,而監管的重點對象便是近來市場擴張迅猛的在線購物平臺Shein、Temu以及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
歐盟嚴打不合規電商 圖源:Just Style
歐盟委員會數據顯示,2024年,歐盟進口了約46億件價值低于22歐元的低價值商品,較2023年翻倍增長,相當于每天進口1200萬件包裹,其中91%都來自中國。
歐盟委員會表示,這些持續增長的廉價包裹在無形之中,增加了海關的監管壓力。對消費者和其他合法企業而言,大量廉價、不安全的進口商品也是一種市場危害,它們既對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不公平競爭,因為這些商品往往不需要支付關稅。
為此,歐盟委員會提出幾大改革重點。一是提議對電商進口商品征收手續費,以彌補海關的監管成本;二是繼續敦促歐盟國家取消價值在150歐元以下包裹的進口免稅政策,此前,2023年,歐盟委員會就曾提出這一提議。
歐盟委員會提議取消免稅政策 圖源:Just Style
三是整合所有成員國的海關信息,建立一個新的歐盟中央海關機構(EUCA),并推出一項名為“產品安全掃描”的新措施,以便歐盟各國在進口貨物抵達前,通過電子監控工具獲得相關產品信息,確認產品的危險系數,減輕海關監管負擔。
二、小額進口成監管重點
無獨有偶,作為全球第二大電商市場,美國最近也對跨境電商頻頻下手,其中小額進口包裹是一大重點。
就在上個月,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發布了兩項通知,一是將擬定低價值貨物入境規則(ELVS),進一步規范低價值貨物的入境信息要求,將低價值貨物入境信息填寫流程全面電子化,以加強對此類進口貨物的監管力度,確保海關能夠有效查驗并追蹤非法商品。
美國海關收緊小額包裹進口規則 圖源:CBP
二是將收緊部分低價值貨物的關稅豁免,這類低價值貨物主要是受《貿易擴展法》232條、《貿易法》201條和301條影響,需繳納國家安全關稅、保障性關稅及不公平貿易關稅的商品。
進入2月,更劇烈的變動接踵而至。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同時暫停中國進口商品的最低限度貿易豁免,此前這項豁免政策允許價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免付關稅。
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圖源:X
這一系列變動,對跨境賣家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畢竟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都是兩條跨境電商最火熱的賽道。眼下,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采取措施應對,中小賣家也正在觀望著這場變動。至于變化的結果如何,答案或許還在醞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