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虧本做補貼
去年年底,亞馬遜悄然上線低價商城Amazon Haul,試圖重新奪回更多市場份額。但如今來看,這一進展并沒有想象中順利。
在Amazon Haul的運營上,亞馬遜虧本促銷做補貼,將低價策略奉行到極致。據(jù)了解,目前Amazon Haul通過分層促銷,一些商品的折扣甚至高達90%,其中包括全場60%折扣、清倉商品20%折扣以及75美元以上訂單10%的購物車折扣。
以商城內售價不到1美元的Apple Watch表帶為例,在折扣層層疊加后,消費者最終僅需支付標價的10%。再比如,如果消費者購物車內十幾件商品總價值為79美元,疊加后僅需8美元且免運費,價格非常香。
折扣高達90%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大力補貼下就意味著亞馬遜要付出更多成本,而從銷量來看,Haul仍只有Temu的一小部分。根據(jù)Marketplace Pulse的數(shù)據(jù),亞馬遜100大暢銷榜單中的Amazon Haul產品數(shù)量從去年黑五期間高峰期的2700個增至1月份的4200件,但這一增長背后的成本代價也越來越大。
Amazon Haul暢銷榜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當然,巨頭的商業(yè)頭腦向來是敏銳的,亞馬遜自然也看到這一弊端。為了增加收入,亞馬遜在上個月推出了商品推廣廣告,不過就目前的價格來看,賣家是否愿意在沒有進一步補貼的情況下繼續(xù)為廣告投入大量預算仍是個未知數(shù)
一邊是90%的“骨折式”打折,一邊是還遠遠不夠回本的銷量,亞馬遜低價商城若想要繼續(xù)“燒錢換增長”,難度可想而知。
2、發(fā)展前路迷茫
事實上,亞馬遜之所以推出低價商城Amazon Haul,很大原因是為了應對Temu和SHEIN等平臺的崛起。畢竟在當下的消費環(huán)境中,低價實在是太吃香了。
花旗銀行此前委托OnePoll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71%的受訪者表示在網購時價格是最重要的因素,甚至遠高于產品質量(46%)。還有53%的人表示他們不會購買全價商品,只有在打折時才會購買。
價格成最看重因素 圖源:OnePoll
因此亞馬遜也想通過低價搶市場,然而其低價商城的發(fā)展與Temu還有很大差距。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美國最低限度進口門檻的變化,這兩家平臺都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當?shù)貢r間2月1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取消了美國對“價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額商品的“最低額度”關稅豁免。一系列蝴蝶效應也接踵而來。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像Temu這樣的低價平臺在美國市場的售價或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上漲,交貨時間也將變慢。同樣對于Amazon Haul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Marketplace Pulse此前的研究顯示,100%的Amazon Haul賣家都來自中國,且大多數(shù)商品都是“中國制造”。
亞馬遜低價商城 圖源:Amazon Haul
可以看到,亞馬遜低價商城正面臨著雙重夾擊,其一是與Temu等低價平臺的直接競爭,其二是外部政策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如何將目前折扣驅動的流量轉化為忠實客戶,并減少每筆銷售的虧損,這對亞馬遜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