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取費用
迫于營收壓力而上漲賣家費用,似乎已經是電商平臺大勢所趨了。
二手電商平臺Mercari(俗稱“煤爐”)也不例外,有消息稱它計劃從明年開始對賣家和買家同時收取銷售費用。根據官方公布的通知,自2025年1月6日起,賣家需要根據已完成商品的價格和買家支付的運費支付固定的10%銷售費;買家將需要根據支付固定的3.6%買家保護費。
Mercari將對賣家收取10%銷售費 圖源:Mercari
如果賣家不交這筆10%的銷售費,那么Mercari就會在明年1月6日之后自動停用“在新的收費結構下沒有銷售利潤的所有列表”。換句話說就是,這次的調整是不可逆的,賣家想要順利在平臺展開銷售活動,就需要上交銷售費。很顯然,這項費用的增收將會使賣家經營成本上漲,對賣家的業績造成影響。
很顯然,Mercari也知道這一點。所以為了幫助賣家盡可能規避成本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該平臺表示,賣家可以選擇安排批量上調商品的掛牌價格,該功能是完全可選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的收費政策也涉及到買家,所以此事在消費者群體中也引起了廣泛討論。有人表示所謂的“買家保護費”實際上應該是由商家而不是消費者來承擔,也有人表示這次調整是一場勝利。
用戶討論收費政策的調整 圖源:Reddit
2.漲價潮來襲
回望今年并展望2025年,“漲價”似乎已經是整個跨境電商圈都無可避免的事情了。
一方面,一些電商平臺提高了對消費者的服務收費。比如今年8月7日起,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將會員費將從4990韓元(約合人民幣24.85元)一舉提高到了7890韓元(約合人民幣39.3元),漲幅高達58.1%。再比如今年9月,拉美電商巨頭美客多也將平臺的Meil+會員費上調了56%,從每月17.99雷亞爾增長到了27.99雷亞爾。
Coupang提高會員服務費用 圖源:KBS
另一方面,迫于通貨膨脹、貨運成本上升等原因,一些電商平臺和快遞公司也紛紛上調對賣家的物流收費。電商巨頭亞馬遜就宣布,自明年1月15日起,所有重量超過1磅的商品的多渠道配送費用(MCF)會平均上漲3.5%,具體費用會根據不同商品的大小和重量有所波動。
快遞業巨頭UPS(聯合包裹)也宣布,從2024年12月23日起,其地面、空中和國際運輸服務的費率都會有所上漲,平均漲幅為5.9%。不僅如此,自2025年1月13日起,所有UPS SurePost服務的費率也會上漲,漲幅在6.5%—10.95%之間,SurePost投遞區域附加費(DAS)則上漲得更狠,漲幅達到了驚人60%以上。
UPS將提高SurePost服務費率 圖源:supply chain dive
另外,像FedEx(聯邦快遞)、DHL等其他快遞業巨頭也都紛紛宣布漲價。自明年1月起,它們的運費費率基本都會上漲4.9—6.9%。
可以預見的是,明年跨境電商賣家面臨的各方面挑戰將會加劇。如何在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保證營收和盈利,是每一位賣家都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如果能夠適當調整商品售價、做好各項服務、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和物流方案,那么賣家或將有望在新的一年繼續實現業務的增長。